相关习题
 0  186498  186506  186512  186516  186522  186524  186528  186534  186536  186542  186548  186552  186554  186558  186564  186566  186572  186576  186578  186582  186584  186588  186590  186592  186593  186594  186596  186597  186598  186600  186602  186606  186608  186612  186614  186618  186624  186626  186632  186636  186638  186642  186648  186654  186656  186662  186666  186668  186674  186678  186684  186692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丁(填“丙”或“丁”)所示实验.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版本物理教科书,质量约为0.3kg,其长、宽、高(厚)分别约为25cm、18cm、1cm,现将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试计算:
(1)它受到的重力.
(2)它对桌面的压强(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汽车突然启动时,人要向后倾倒,试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叙述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螺丝刀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
B.旱冰场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
C.自行车的转动部位要经常加一些润滑油
D.行礼包的包底上装有四个小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1)这块冰的初温是-4℃,熔点是0℃;
(2)加热4 min后,冰开始熔化;
(3)加热6min时,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
(4)熔化过程需要6 min;
(5)加热12分钟时,物质的状态是液态
(6)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  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受热不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夏天,市场上的海鲜周围通常要放一些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吸热(吸热或放热),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一只试管内装有一些萘和海波混杂的晶体,为了将它们分离出来,则至少应把它们加热到48℃,然后收集液态的海波就可以了 (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萘的熔点是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超声,②音调.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波.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20Hz左右,声具有能量.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频率 有关,关系是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画出下面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1甲所示.
(1)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水面处破裂 时,说明水已沸腾;
(2)为证明水沸腾时要持续吸热,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撤掉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仍然沸腾,然后观察水是否沸腾.
(3)图1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A (填“A”、“B”、“C”或“D”).
(4)另一组同学用加盖的烧瓶做水沸腾实验,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立即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迅速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1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 这是因为烧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水珠,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变低(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水的沸点变低(选填“变高”、“变低”或者“不变”)造成的.

(5)本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行的方法是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写出一种即可).
(6)实验过程中小明不小心碰到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感觉很烫.为了证明水蒸气液化放热,他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2.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接下来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c(选填“a”、“b”、“c”、“d”)(烧瓶内水的温度高于100℃)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烧杯中100℃的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