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711  192719  192725  192729  192735  192737  192741  192747  192749  192755  192761  192765  192767  192771  192777  192779  192785  192789  192791  192795  192797  192801  192803  192805  192806  192807  192809  192810  192811  192813  192815  192819  192821  192825  192827  192831  192837  192839  192845  192849  192851  192855  192861  192867  192869  192875  192879  192881  192887  192891  192897  192905  235360 

科目: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为什么雷雨天打开收音机听广播时,会有“咔嚓、咔嚓”的声音杂在节目中?

当发生闪电时,由于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了电磁波,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于是听到了“咔嚓”的声音 【解析】当发生闪电时,由于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了电磁波,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于是听到了“咔嚓”的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珊珊同学最近申请了一个电子信箱,其地址为FJSS@yahoo.Com.cn.对这个电子信箱,你得到什么信息?请你试着在某个网站申请一个免费电子信箱.

(1)这个信箱是属于“FJSS”的,其中“FJ”可能是福建的缩写,“SS”可能是珊珊名字的缩写;(2)该电子信箱是在yahoo网站申请的;(3)“com”表示该网站是商业机构;(4)“cn”是“china”的缩写,表示该网站是在中国注册的. 【解析】对电子邮箱,@前面的是自取名,后面的是服务器名,“cn”是“china”的缩写,表示该网站是在中国注册的。对这个电子信箱,可以知道(1)这个信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作图题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纤来传递信息的.光从图所示的光纤一端射入,从另一端射出.请将图中未完成的光路部分补充完整.

【解析】光信号在光纤内壁上不断反射向前传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从图示可以看出光通过光纤维传播时,光在光纤维内部发生全反射,延长入射光线画入点,过入射点作出此点处圆弧的切线,根据反射规律,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如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题文)电 磁 炉

电能作为一种清洁和便宜的能源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得到广泛的使用.利用电能的炊具有电炉、电饭锅、电水壶、电烤箱、微波炉、电磁炉(如图)等.它们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电炉、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在电炉丝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效率较低;微波炉利用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辐射能,微波辐射引起食物内部的水分子振动摩擦,从而产生热量,效率较高但用途较少;而电磁炉作为高效安全而用途广泛的厨房家电广泛走进人们的生活.

电磁灶是现代家庭烹饪食物的先进电子炊具,使用非常方便,可用来进行煮、炸、煎、蒸、炒等各种烹调操作.并且有效率高、体积小、无明火、无烟尘、重量轻、噪音小、省电节能、不污染环境、安全卫生的特点,烹饪时加热均匀、能较好地保持食物的色、香、味和营养素,是实现厨房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新型电子炊具.电磁灶的功率一般在700﹣1800W左右.

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含铁质锅底部时,即会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锅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锅内食物. 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完全被线圈底部的屏蔽层和顶板上的含铁质锅所吸收,不会泄漏,对人体健康绝对无危害.

实用电磁炉时,锅具一般要求是铁磁性的材料,如铁锅,不锈钢锅,搪瓷锅.因为锅具要接受电磁炉的磁力线切割,所以,要求锅底是平的.又因为锅底的大小会影响磁力线的强弱,进而影响到电磁炉内部控制电路的取样值,所以,对锅底的大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就目前来说,只要符合上述对锅具的要求,大多电磁炉的锅都能通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使用电磁炉加热食物时,电磁炉加热食物过程中消耗电能转化为________;

(2)电磁炉采用感应电流(涡流)的加热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产生交变磁场,把铁锅放在炉面上时,在铁锅底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它具有升温快、效率高、体积小、安全性好等优点.下列关于电磁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电磁炉面板可采用陶瓷材料,发热部分为铁锅底部

B.电磁炉可以用陶瓷器皿作为锅具对食品加热

C.可以通过改变电子线路的频率来改变电磁炉的功率

D.电磁炉面板可采用金属材料,通过面板发热加热锅内食品

(3)写出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2个物理知识______(只写名称不写内容例如:电流的磁效应)

内能 AC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热效应 【解析】(1)由于锅体产生电流,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热量,所以热量是由锅传给炉,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2)电磁炉的上表面如果用金属材料制成,使用电磁炉时,上表面材料发生电磁感应要损失电能,电磁炉面板要用绝缘材料制作,发热部分为铁锅底部,故A正确,故B错误;锅体中涡流的强弱与磁场变化的频率有关,故C正确;电磁炉产生变化的电磁场,导致加热锅底出现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3月30日,搭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如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地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送入工作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其定位精度10m,测速精度0.2m/s,授时精度10n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5颗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0×104km;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2.15×104km.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________ 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 ________ 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3)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为点火加速、离开大气层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上升和调整姿态三个阶段.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点火发射时,相对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是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4)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的动能将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卫星的重力势能将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卫星的机械能将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若从地面向静止轨道卫星发送电磁波信号,至少需要________  s可返回地面.

地面 5颗静止轨道 静止 增大 增大 增大 0.24 【解析】(1)由短文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 (2)根据短文知道,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 (3)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点火发射时,相对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相对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4)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过程中,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是因为闹钟发出的闹铃声响度太小

C.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D. 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A 【解析】A项,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如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A选项是正确的; B项,真空罩里的空气是被抽空的,听不到闹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选项不正确的; C项,声音传播的速度跟传播介质的温度有关,故C项错误。 D项,城区内禁止鸣笛,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B. C. D.

D 【解析】试题分析: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利用回声测距离;B.倒车雷达也是利用回声测距离; C.超声波清洗机利用超声能够传递能量; D.真空罩中的闹钟,能看到闹钟铃锤在振动,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答案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熔化,后液化 B. 先升华,后凝华

C. 先汽化,后凝固 D. 先汽化,后液化

D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所以先汽化,后液化,故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B 【解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有图像可知AC选项有温度保持不变的直线,所以为晶体。而沥青是非晶体,所以AC排除,D选项是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所以也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B.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C. 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D. 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D 【解析】由图乙可知,曲线有一段代表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内曲线所代表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B、C均错误。 A选项,将装有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