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759  192767  192773  192777  192783  192785  192789  192795  192797  192803  192809  192813  192815  192819  192825  192827  192833  192837  192839  192843  192845  192849  192851  192853  192854  192855  192857  192858  192859  192861  192863  192867  192869  192873  192875  192879  192885  192887  192893  192897  192899  192903  192909  192915  192917  192923  192927  192929  192935  192939  192945  192953  235360 

科目: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______(甲/乙)透镜;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则成放大的像时,像距等于______________cm;当物体距离透镜6 cm时,成___________像(填写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实/虚)

乙 10 倒立放大实像 【解析】由图知,若光沿直线传播会聚到b点,经过甲会聚到c点,说明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经过乙会聚到a点,说明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所以应选择乙透镜;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所以f<8cm<2f,得4cm2f,得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解析】试题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根据对称性来做出物体所成的虚像,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所示,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见解析 【解析】先画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根据图中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见解析 【解析】解答: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作图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⑴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

⑵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泡上升的两种情况如图乙a、b所示,图中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⑶上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_℃,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改用小火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⑷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同学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秒表 a 98 不变 减小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度、其它合理即可) 【解析】1)实验中需用温度测量温度,用秒表记录时间,因此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 (2)根据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体积不断不大到水面破裂开来的现象可知a是沸腾时的情景;(3)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改用小火继续给水加热,水依然沸腾温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⑴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__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有什么区别呢?试说明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未点燃 像与物大小相等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在水平面上 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等大,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是放大;(或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 【解析】(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成的像和蜡烛大小相等;(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下图,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中:

(1)当入射角为___________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验证“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测出反射角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明显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________

0° 多次实验,防止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让光束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观察反射光线是否沿着OE方向射出 测的反射角不是实际的反射角,而是反射角的余角 光路 反射角和入射角 【解析】(1)当光由空气中垂直射入其他介质中即入射角为0?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偶然性,获得普遍规律;验证“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⑴调整实验器材,使______________和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 .

⑵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2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⑶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略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的像变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⑷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_____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调节。

⑸把蜡烛移到46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观察的方法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焰 同一高度 左 缩小 照相机 左 小 上 下 正立放大的虚 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解析】解答:(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24cm刻度处时,此时物距u=50cm?24cm=26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

⑴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倒立、__________的______像,

⑵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当蜡烛靠近水凸透镜时,应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___________。

⑶若用此实验来模拟近视眼,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水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在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小 实 注入 短 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 将光屏靠近水凸透镜 【解析】解答:(1)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的关系可知当蜡烛靠近水凸透镜时即物距变小,由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应向水凸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短,这样相当于增大相距。(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当近视镜被拿走以后像将成在视网膜前方,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凸透镜变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与内能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能的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势能相同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

B. 悬挂着的物体因为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

C.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能够做功,是因为它具有能

D. 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则这个物体一定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C 【解析】A.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不能说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该选项说法错误; B.悬挂着的物体因为没有做功,但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该选项说法错误; C.在空中飞行的子弹能够做功,是因为它具有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则这个物体不一定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可以是具有某种形式的能量,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