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777  192785  192791  192795  192801  192803  192807  192813  192815  192821  192827  192831  192833  192837  192843  192845  192851  192855  192857  192861  192863  192867  192869  192871  192872  192873  192875  192876  192877  192879  192881  192885  192887  192891  192893  192897  192903  192905  192911  192915  192917  192921  192927  192933  192935  192941  192945  192947  192953  192957  192963  192971  235360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______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物质表面“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_____,让旁人看不到它.

直线 反射(或漫反射) 【解析】(1)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我们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线或者发出的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由题,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物质表面“流走”, 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反射,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让旁人看不到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此时入射角为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沿顺时针转过25°角,则反射光线沿_______时针方向转过__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

0° 0° 逆 25° 50° 【解析】(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此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0°; (2)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沿顺时针转过25°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5°,此时入射角、反射角都为2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风平浪静时水巾的倒影与岸上景物交相辉映,很是好看,一天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某同学带上照相机来到河边,想拍一张有水中倒影的照片.那么,该同学应该站在河______岸(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_______规律而作出的.

东 反射 【解析】由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太阳在河岸的东边,如果在西岸拍摄,阳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较强的光进入镜头,看不见倒影;如果在东岸拍摄,西岸的树木同样会把太阳光反射到水面上,并且不会太强,可以拍到清晰的像。所以应该站在河东岸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而做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在“五岳”之一的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直线传播 B. 小孔成像 C. 光的反射 D. 光的色散

D 【解析】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经过色散现象后,可以看到多种颜色的光。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与其他选项无关,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α,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问的夹角为4α,则入射角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D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4α,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α,所以, ,因此入射角为,故D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A. 杯弓蛇影 B. 形影不离 C. 形单影只 D. 立竿见影

A 【解析】试题分析:A杯弓蛇影是指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CD中的“影”是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

B. 白纸在绿色灯光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

C.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青

AC 【解析】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用红光照射时,白纸能够反射红光成红色,红字也反射红光呈红色,所以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故A正确。 B.白纸能够反射所有色光,因此白纸在绿色灯光照射下看起来是绿色的。故B错误。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故C正确。 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故D错误。 答案为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合成的,电灯光是单纯的

B. 白光和红光通过棱镜都能发生光的色散现象

C.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吸收的色光决定的

D. 白色光通过三棱镜在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此实验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解析】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合成的,电灯光也是复色光,故A错误。 B.白光通过棱镜能发生光的色散现象,红光是单色光,通过棱镜不能发生光的色散,故B错误。 C.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故C错误。 D.白色光通过三棱镜在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此实验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白光是复色光,故D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 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 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B 【解析】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这是小孔成像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所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才有“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影与鸢移动方向相反,故ACD正确。 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这是鸢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由于光被挡住才形成了物体的影子,故B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