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787  192795  192801  192805  192811  192813  192817  192823  192825  192831  192837  192841  192843  192847  192853  192855  192861  192865  192867  192871  192873  192877  192879  192881  192882  192883  192885  192886  192887  192889  192891  192895  192897  192901  192903  192907  192913  192915  192921  192925  192927  192931  192937  192943  192945  192951  192955  192957  192963  192967  192973  192981  235360 

科目: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5章 电功和电热 单元测试 题型:简答题

同一型号的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会一样亮吗?小明将两 个型号为“12 V 25 W”的灯泡Ll和L2接到12 V电源上,组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①首先,他闭合开关S2,发现两个灯泡一起亮,亮度相同;②接着,他再闭合开关Sl,发现灯泡L1因短路而熄灭,灯泡L2变得更亮;③等到L1熄灭一段时间后,他又断开Sl,发现L2的亮度逐渐减弱,而L1逐渐亮起来,过了一会儿两个灯泡达到一样的亮度.为什么步骤③中会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昵?小明猜想可能是因为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后,造成灯丝电阻变化所致.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取其中一个灯泡,重新设计电路,将开关闭合后,测得了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灯泡中的电流,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分析表中数据,判断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后灯丝的电阻是否改变?如果灯丝电阻改变,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2)在操作③这个步骤中,为何开关Sl刚断开时,L1较暗而L2较亮?请作出合理的解释。

(3)在操作③这个步骤中,当两个灯泡一样亮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

(4)小明证实自己的猜想时,是否是采用的乙图电路?请说明理由。

见解析所示。 【解析】(1)利用欧姆定律,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导体的阻值,发现导体的电阻在增大。原因是,当电压增加时,电流随之增大,灯丝的温度升高,导致电阻变大。(2)在操作③这个步骤中,由于灯L2一直处于通电状态,温度较高,相应的电阻也较大。 当开关S1断开时,灯L1与灯L2串联在电路中,开始时L1的即时电阻比L2的电阻小,故L2分得的电压相应也要大,根据公式P=UI,可以确定,此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 小慧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 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A 【解析】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A正确;小慧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误;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8.1-1所示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 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 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C 【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赛跑时运动员与地面的相对位置不断在变化,故运动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从而增大了摩擦,故B错误;运动员冲到终点,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会继续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故C正确;运动员通过的距离是一定的,根据t=s/v知道,跑的越快,速度越大,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越少,故D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所示的各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

A. B. C. D.

B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就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就小。图中的滑雪运动员、静止的磁悬浮列车、飞奔的猎豹、漂浮的氢气球,磁悬浮列车的质量最大,即惯性最大,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解析】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物体只有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哪位科学家利用如图8.1-3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就会沿直线匀速地一直运动下去:( )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牛顿 D. 阿基米德

B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力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永远运动下去,故B符合题意;牛顿系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成为力学的奠基人,故C不符合题意;阿基米德得出了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相等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 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D 【解析】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静止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故B错误;给正在运动的物体施加一个力,若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会比原来运动的更慢,故C错误;在匀速直行的火车车厢里,人跳起时由于惯性人保持水平方向与车相同的速度,所以落地时仍在原处,故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放在桌面上的物体M,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水平拉力作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M可能不受摩擦力 B. 物体M可能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物体M可能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物体M可能不受重力的作用

D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物体静止在桌面上,则物体受力平衡力。若物体受到左右两个拉力的作用,二力的大小相等,此时物体M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若物体受到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此时物体可以M静止,故B正确;若物体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此时物体可以M静止,故C正确;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果你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使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球将:(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 保持断绳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B 【解析】试题分析:用绳子拉着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了,在水平方向小球将不受力的作用,所以将保持绳子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题利用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高速公路上,汽车不准超速行驶

B.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C. 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 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D 【解析】高速公路上,汽车不准超速行驶,是为了刹车时防止由于惯性滑行距离太远,避免惯性带来危害,故A不符合题意;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车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而司机或乘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这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不符合题意;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是为了防止刹车时由于惯性滑行距离太远,避免惯性带来危害,故C不符合题意;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是为了起跳后,由于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