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980  192988  192994  192998  193004  193006  193010  193016  193018  193024  193030  193034  193036  193040  193046  193048  193054  193058  193060  193064  193066  193070  193072  193074  193075  193076  193078  193079  193080  193082  193084  193088  193090  193094  193096  193100  193106  193108  193114  193118  193120  193124  193130  193136  193138  193144  193148  193150  193156  193160  193166  193174  235360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1)经分数据得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选填“正”或“反”)比。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每增加1N的力,弹簧应伸长________cm。

(3)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N。

正 0.5 0~9 【解析】该实验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1N,弹簧伸长0.5cm,说明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10N时,弹簧的长度应为8.5cm,而表格中是9cm,说明此时超出了弹性限度,因此该弹簧测力计的范围是0?9N. 点睛(1)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计算出弹簧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图甲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适合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质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各一块。

(1)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准确地测量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沿水平长木板________滑动。

(2)他们通过图乙、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保持________________一定时,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强对小刚说:“我只要用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小强的做法是_______,重新做一次实验。

(4)小刚和小强都感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思考,小刚提出如果按照图丁所示来改进实验装置,实验效果会显著改善。请写出这个改进的好处:____________。

匀速直线 粗糙程度 压力 将塑料块放在下面,木块叠放在塑料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它们 操作方便,实验中不必再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读数方便,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比较容易读出数据) 【解析】(1)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2)乙、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__________;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

400 2 正比 【解析】根据数字关系,第一行数字是第二行数字的100倍,可得空格处应为400;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2N处,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将表格中对应数据在坐标纸上标出,利用描点法作图如下: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重力跟质量关系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可得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检测题 题型:计算题

根据建筑工程需要,设计师制成了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大理石块,经测定该大理石块的质量为2.7×103kg。求:(g取10N/kg)

(1)该大理石的密度是多少?

(2)该大理石有多重?

(1) 2.7×103kg/m3;(2) 2.7×104N。 【解析】、(1)大理石密度:ρ==2.7×103kg/m3,(2)该大理石的重力G=mg.=2.7×103kg×10N/kg.=2.7×10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A 【解析】解答: A.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如果不振动,则不会有声音产生。所以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A正确;B. 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故C错误;D. 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利用凝固放热的是( )

A. B. C. D.

B 【解析】解答:A. 食品冷冻保鲜是由固态到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错误;B. 寒冬菜窖放几缸水是由液态到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故B正确;C. 蒸气熨斗熨衣服是水由液态到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故C错误;D. 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由固态到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 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

C.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D. 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A 【解析】【解析】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A正确;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照相机是应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被照者站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D、投影仪是应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江苏首条彩色公路亮相无锡环太湖公路十八湾路段,此路段在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线、下坡拐弯等处铺设了css彩色防滑材料,用三维彩色图案取代了白色的减速线.当夜晚汽车尾灯发出的红色光线照射到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路面上时,我们看到的颜色分别是( )

A. 红、黑、黑 B. 绿、黄、红 C. 红、黄、绿 D. 黄、绿、红

A 【解析】试题分析:路面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所以可知当夜晚汽车尾灯发出的红色光线照射到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路面上时,我们看到的颜色分别是红、黑、黑,故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紫外线发生了反射

B. 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射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 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D. 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字是虚像

D 【解析】解答:A.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是紫外线,它会以光波的性质直线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适的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错误;B. 斜着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射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C. 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同样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只是物体射出的光(或物体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C 【解析】解答:A.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A错误;B. 过焦点的光线对于凹透镜不属于特殊光线,经凹透镜后更远离主光轴,故B错;C. 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故C正确;D.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D错。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