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3057  193065  193071  193075  193081  193083  193087  193093  193095  193101  193107  193111  193113  193117  193123  193125  193131  193135  193137  193141  193143  193147  193149  193151  193152  193153  193155  193156  193157  193159  193161  193165  193167  193171  193173  193177  193183  193185  193191  193195  193197  193201  193207  193213  193215  193221  193225  193227  193233  193237  193243  193251  235360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 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图丙中在力F拉动均匀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B所受A对它的摩擦力也逐渐变大

D. 图丁为每隔相等时间拍摄的向右运动的某个同学的位置图片,由图可知该同学运动得越来越快

A 【解析】A. 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因为重力竖直向下,故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A正确;B. 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筷子对米的摩擦力竖直向上,所以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B错误两个力是平衡力;C. 图(丙)中在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A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于A. B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某中学的同学们发明的“超市购物秒结算”系统,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如图所示就是安装了这种系统的购物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购物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人推着购物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货物架是静止的

C. 购物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中的某个商品惯性变大了

D. 商品从货物架放入购物车的过程中,商品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D 【解析】A. 购物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 人推着购物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货物架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错误;C.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购物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中的某个商品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D. 商品从货物架放入购物车的过程中,商品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 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利用图丙装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相反 钩码数量 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是否平衡 A 能 【解析】试题分析:(1)钩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小卡片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 (3)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汽车在行驶途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等数据。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1、3两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动距离;并填写表中空缺的两个数据,完成表格。(将答案直接写在表格中的横线上)

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

1

12.5

9

14

23

2

25

_______

_______

74

3

30

21.6

79.4

101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停车距离________(选填“越长”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变________,致使停车距离变________,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停车距离 反应距离 18 56 越长 长 长 【解析】(1)由表格中第一行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因为反应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已知:v1=12.5m/s,s1=9m,由v=得反应时间:t====0.72s,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即反应时间t相等, 由v=得,第2行中,s2=v2t=25m/s×0.72s=18m,制动距离=停车距离?反应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正在玩秋千的小明,突发奇想,在树下用绳子吊一铁球,让铁球左右摆动,假如铁球摆动到最高位置的一瞬间,绳子突然断了,且铁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铁球将如何运动?为什么?

此时铁球将处于静止状态;因为铁球摆动到最高位置的一瞬间速度为零,当绳子突然断了(拉力突然消失),铁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于铁球具有惯性,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此时铁球将处于静止状态;因为铁球摆动到最高位置的一瞬间速度为零,当绳子突然断了(拉力突然消失),铁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于铁球具有惯性,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检测题 题型:计算题

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会被判超速 15min 【解析】(1)根据“区间测速”图知道,汽车在该路段的运动时间是:t=10.41min-10.31min=10min=10min/60min/h=1/6h, 这辆汽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是:v=s/t=25km/1/6h=150km/h, 因150km/h>120km/h,所以该轿车会被判超速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检测题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 N,F=10 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 10 N;(2)0.25 【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匀速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以f=F=10N (2)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FN=G=40N ∵f=μFN ∴μ===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很高,因此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吸热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冷却液本身还要有防冻结的特性,因此汽车的冷却液应该是( )

A. 凝固点较高 B. 凝固点较低

C. 凝固点和纯水一样 D. 无法确定

B 【解析】【解析】 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冷却液本身还要有防冻结的特性,因此汽车的冷却液应该是具有较低的凝固点.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象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A. 喷射的真实的烟雾

B.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C.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D.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雾”

D 【解析】试题分析:干冰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了“白云”,故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粤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 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 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 【解析】试题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 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 【解析】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冬天,窗子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