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3233  193241  193247  193251  193257  193259  193263  193269  193271  193277  193283  193287  193289  193293  193299  193301  193307  193311  193313  193317  193319  193323  193325  193327  193328  193329  193331  193332  193333  193335  193337  193341  193343  193347  193349  193353  193359  193361  193367  193371  193373  193377  193383  193389  193391  193397  193401  193403  193409  193413  193419  193427  235360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甲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________)

A.镍、铬 B.铜、银 C.铜、铬 D.铁、镍

(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2.2 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磁信息转化为_____信息. 

(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 

(5)图乙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铁、铬复合膜制成的“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图乙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图丙中的___.

A 不具有 电流 小 C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所以铁和铜可以; (2)当时, ,说明不加磁场和加磁场电阻相同,即没有巨磁电阻效应,铁、铬组成的复合膜膜层厚度为1.7mm时, 不等于100%, ,说明这种复合膜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由于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5km/s

C. 初二物理课本的长约25cm

D.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5℃

D 【解析】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A正确. B.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5km/s,B正确. C. 初二物理课本的长约25 cm,C正确. D.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35 ℃,D错误.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 B. C. D.

D 【解析】环境质量检测仪只能测量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D正确.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下列现象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深秋大雾弥漫

C. 中国北方冬季树枝上的雾凇 D. 铁水浇铸成零件

C 【解析】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A. 冰冻的衣服变干----升华. B. 深秋大雾弥漫----液化. C. 中国北方冬季树枝上的雾凇---- 凝华. D. 铁水浇铸成零件----凝固.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

A.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

B.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

C.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

D.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

B 【解析】 试题分析:田径运动会上,由于空气中的光速远远大于声速,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计时,否则就少记了声音传播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所以,这块板子的作用,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果用一块蓝色玻璃对着红字看,看到的字是( )

A. 红色 B. 蓝色 C. 紫色 D. 黑色

D 【解析】蓝色透明玻璃只能通过蓝色的光,其它色光都不能通过,红色的字只反射红色的光,蓝色的光被吸收,因此看到的字是黑色的.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沿主光轴由90cm处移至120cm处时(蜡烛图上未画出),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若他再将蜡烛在光具座上沿主光轴移至135cm处,移动光屏再现一清晰的像,则屏上的像一定是( )

A. 缩小的像 B. 等大的像

C. 放大的像 D. 正立的像

A 【解析】从“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 cm处移至距透镜120 cm处时,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即此时物距,像距,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即;此时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即说明;若他再将蜡烛在光具座上沿主光轴移至135 cm处,即此时的物距,即一定处于2倍焦距以外,所以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5m。如图,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 30km/h B. 70km/h C. 100km/h D. 120km/h

B 【解析】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 m, 所以,总路程,总时间, 轿车的平均速度:.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PM2.5是雾霾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μm =2.5×10-5dm B. 2.5μm =2.5×10-3m

C. 2.5μm =2.5×10-6cm D. 2.5μm = 2.5×10-9m

A 【解析】A、因为1μm=10-5dm,所以2.5μm=2.5×10-5dm.A正确. BD、因为1μm=10-6m,所以2.5μm=2.5×10-6m.B、D错误. C、因为1μm=10-4cm,所以2.5μm=2.5×10-4cm.C错误.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D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 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 一是火炬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 二是火炬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 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 对于乙火炬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飘,只有使乙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