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3411  193419  193425  193429  193435  193437  193441  193447  193449  193455  193461  193465  193467  193471  193477  193479  193485  193489  193491  193495  193497  193501  193503  193505  193506  193507  193509  193510  193511  193513  193515  193519  193521  193525  193527  193531  193537  193539  193545  193549  193551  193555  193561  193567  193569  193575  193579  193581  193587  193591  193597  193605  235360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2017•岳阳卷】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 冰是非晶体

B. 冰的熔点为0℃

C. 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B 【解析】试题分析: 由冰的熔化图像可知,冰在0℃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冰是晶体。冰的熔点是0℃,故A错误,B正确。 冰从第2min开始熔化,至第5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经历了3min,故C错误。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 答案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解析】A.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 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B错误; C.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错误; D.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阶段复习:机械运动、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邵阳一模)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

A.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 茶杯的高度是10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析】 A、7mm接近一本书的厚度,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m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茶杯的高度是10cm=100m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5cm左右,即252mm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阶段复习:机械运动、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山 B. 船 C. 流水 D. 河岸

B 【解析】解答: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是正确的;C.以流水为参照物,虽然山与流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无法直观地说明“山向船尾跑去”,故C错;D.以河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阶段复习:机械运动、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 B. 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 从窗外走过的同学 D. 黑板前的讲台

D 【解析】解答: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由题知“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选择“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从窗外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 “从窗外走过的同学”,那么“你”和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则你就是运动的,故ABC错误。 如果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阶段复习:机械运动、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 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 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AC 【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正确; 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C正确; D、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阶段复习:机械运动、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 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 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 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 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解析】由题知,纸带上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ABD、由图象中纸带上“滴痕”的轨迹可以发现,每个时间间隔(相同的时间)内小车的路程越来越小,所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故B正确,A. D错误;C. 小车运动的时间为(7?1)t=6t,故C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阶段复习:机械运动、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h:min:s).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A. 0.1m/s B. 0.09m/s C. 0.08m/s D. 0.07m/s

B 【解析】解答:滑块的平均速度:v= 故选B. 点睛 :据图可知,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行驶的路程是s=45cm=0.45m,利用v=可求出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阶段复习:机械运动、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源处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 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 声音不能通过头骨传播

D.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A 【解析】解答: A. 声源即正在发声的物体,由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故声源一定正在振动,故A正确;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即真空时,声是不能传播的,故B不正确;C. 声音可以通过一切固、液、气体传播,所以声音可以通过头骨传播,这叫骨传导;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小。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阶段复习:机械运动、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敲击水瓶琴

B.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D. 吹着的哨子

C 【解析】.解答:A. 敲击水瓶,水瓶会振动,所以会发出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B. 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不到声音,但响铃的闹钟在振动,能够产生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C. 收音机没有打开,没有电流喇叭不振动,就没有声音,故C符合题意;D. 吹着哨子是哨子内的空气振动,能够产生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