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3832  193840  193846  193850  193856  193858  193862  193868  193870  193876  193882  193886  193888  193892  193898  193900  193906  193910  193912  193916  193918  193922  193924  193926  193927  193928  193930  193931  193932  193934  193936  193940  193942  193946  193948  193952  193958  193960  193966  193970  193972  193976  193982  193988  193990  193996  194000  194002  194008  194012  194018  194026  235360 

科目: 来源: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触雷回炉题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20Ω,R2=30Ω,当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当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0.5A 【解析】试题分析:当开关断开时,电路是R1的简单电路,电源的电压为:U=U2=U1=I1R1=0.3A×20Ω=6V; 当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通过R2的电流为:I2=U2/R2=6V/30Ω=0.2A; 干路电流:I=I1+I2=0.3A+0.2A=0.5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触雷回炉题 题型:简答题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余时间设计了一套测定酒精热值的物理实验,他们的方案:

用一定量的酒精将一定量的水加热,测出有关的物理量,根据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算出酒精的热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燃烧的酒精质量m酒、加热的水的质量m水、水的初温t0、加热后水的末温t。最后根据Q酒=qm酒=Q水=c水m水(t-t0)可算出酒精的热值q=。此物理兴趣小组的设计方案能测出酒精的准确热值吗?如不能测出,原因是什么?

不能;由于酒精燃烧释放的能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因此只能近似计算酒精热值的大小,所以不能测出酒精的准确热值。 【解析】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看似很好,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问题,即热量的损失,在用酒精的燃烧加热水时,不可避免要有大量的热量散失到空气当中,且散失的比例是相当大的,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也会向空气中散失热量,还有就是不能保证酒精完全燃烧,综上原因,此方案不能准确测出酒精的热值,测量值必然比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触雷回炉题 题型:实验题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芳菲所在的实验小组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阻值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30 Ω 1A”字样。

(1)连接电流表时应选用_______的量程。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甲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3)芳菲连完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为0.15A,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上图乙所示,请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格中__________。

(5)实验中,芳菲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对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但表格仍有不完整的地方,请将表格中所缺的内容填写完整___________。

(6)芳菲所在的小组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_______决定的,且_______,灯泡越亮。

0---0.6A 灯泡短路 0.24 w 2.5 0.6 实际功率 实际功率越大 【解析】(1)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阻值约为10Ω,灯正常发光时电流大小I=U/R=2.5V/10Ω=0.25A,电流表选用小量程(0-0.6A)串联在电路中; (2)由(1),实物连接如下所示: (3)芳菲连完电路并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0.15A,说明电路为通路,发现小灯泡不发光且电压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B. 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

C.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D. 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

A 【解析】试题分析: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很小,用肉眼直接观察不到分子. 【解析】 A、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是香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属于固体小颗粒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错误; C、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是米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属于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 ( )

A.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D. 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解析】图中实验可以看出,左侧的水膜被破坏,中间的细线被拉向右侧,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结果,故C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B.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B 【解析】A、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所以在日照下水分子运动得较快,蒸发得较快,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时,对壶盖做功,把壶盖掀起,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 C、菠萝蜜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是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D、石油气经压缩后液化,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不符合题意;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 B. 冬天在暖气房里感觉暖和

C. 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 D. 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D 【解析】A、晒太阳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在暖气房里,暖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人的内能,这样人的内能增大,感觉温暖些,不符合题意; C、烤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两手互相摩擦时,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钢锯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B. 火车经过铁轨后,铁轨发热

C. 保温瓶的塞子被水蒸气冲开 D. 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

C 【解析】A、钢锯锯木头时,锯条与木头之间发生摩擦,使锯条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 B、火车经过铁轨后,车轮与铁轨之间发生摩擦,使铁轨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 C、保瓶瓶的塞子被水蒸气冲开,是水蒸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 D、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是砂轮与工件之间发生摩擦,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 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 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B 【解析】试题分析: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A错误B正确;玉米膨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会减少,CD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并互相接触,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的( )

A. 温度 B. 比热容 C. 内能 D. 质量

A 【解析】因为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如果两物体没发生热传递,肯定是具有相同的温度.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