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3859  193867  193873  193877  193883  193885  193889  193895  193897  193903  193909  193913  193915  193919  193925  193927  193933  193937  193939  193943  193945  193949  193951  193953  193954  193955  193957  193958  193959  193961  193963  193967  193969  193973  193975  193979  193985  193987  193993  193997  193999  194003  194009  194015  194017  194023  194027  194029  194035  194039  194045  194053  235360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如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所受________的关系。

(2)甲实验是钢球通过被推动__________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________________,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怎样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 摩擦力 距离 不受外力作用 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情况 【解析】 (1)甲实验中钢球的质量相同,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可以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乙实验中的小车与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甲实验是木块通过被推动木块距离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人做的总功为_______J。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_________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____________。

0.1 0.06 有用功大于总功 测力计的示数读错 83.3% 【解析】 (1)W有=Gh=2N×0.05m=0.1J,W总=Fs=0.4N×0.15m=0.06J;(2)提起重物时,对动滑轮、绳子、摩擦做的功不能避免,有用功总小于总功,现在有用功大于总功,实验中有不合理之处。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2N,示数是0.8N.故小强的错误是测力计的示数读错了;(3) 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解放牌卡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8s,通过的路程是120m,若此时卡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大约4000N,则在这段时间内:

(1)卡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发动机所做的功大约是多少?

(3)发动机的功率又是多少?

(1)15m/s (2)4.8×105J (3)6×104w 【解析】试题分析:(1)v =1分 =m/s=15m/s 1分 (2)W =" F" s 1分 =4000N×120=4.8×105J 1分 (3)P =1分 =w= 6×104w 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是1×104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_______

(2)有用功为多大?________

1.2×105J 9.6×104J 【解析】(1)承担车的拉力的绳子股数n=3,拉力移动的距离s′=3s=3×4m=12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104N×12m=1.2×105J,(2)∵=80%,对车做的有用功:W有用=W总×η=1.2×105J×80%=9.6×10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四章声现象第四节超声波 题型:填空题

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Hz至_______Hz之间,频率高于_______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0 20000 20000 20 【解析】解答: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四章声现象第四节超声波 题型:null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 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 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 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 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B 【解析】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低于20赫兹或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所以不能感觉到蝴蝶,只能感觉到蜜蜂,故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四章声现象第四节超声波 题型:单选题

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 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 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B 【解析】试题分析:声音频率在20Hz—2万Hz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高于2万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蝙蝠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我们可以利用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因此ACD是正确的,B超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因此B不正确,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四章声现象第四节超声波 题型:单选题

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声音太小

B. 超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 【解析】解答: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此声音的频率范围超过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无法听到。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四章声现象第四节超声波 题型:填空题

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就是利用了________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超声波 液体 【解析】解答: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时,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飞机残骸在大海内的深度和位置,实际上就是利用了超声波来测距定位的,同时搜救人员的这种做法也说明了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四章声现象第四节超声波 题型:单选题

地震前夕,狗往往叫声频繁,这种异常现象表明( )

A. 狗能发出与地震频率相同的次声波

B. 人耳听不到地震波是因为耳朵的听觉范围不包括次声波

C. 狗的耳朵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大

D. 地震波人耳感觉不出,因此没有声波产生

C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波,产生的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听不到,但某些动物就能听到。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