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4846  194854  194860  194864  194870  194872  194876  194882  194884  194890  194896  194900  194902  194906  194912  194914  194920  194924  194926  194930  194932  194936  194938  194940  194941  194942  194944  194945  194946  194948  194950  194954  194956  194960  194962  194966  194972  194974  194980  194984  194986  194990  194996  195002  195004  195010  195014  195016  195022  195026  195032  195040  235360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七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短文 ,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装置,如图甲。安全带结构一般由软带、等部分组成。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弹簧,如图乙,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1)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这时人和车具有的______能也急剧变化。

(2)将安全带拉伸,卷收器弹簧的弹性势能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B.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C.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D.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动能 变大 B D 【解析】(1)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由于人和车具有惯性,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这时由于速度的变化,人和车具有的动能也急剧变化。 (2)将安全带拉伸,卷收器弹簧的弹性形变的程度变大,所以弹性势能将变大。 (3)发生碰撞前安全带对人的拉力较小;发生碰撞时,汽车突然停止运动,由于惯性人会向前运动,对安全带的拉力增大;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实验题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____.

测量的数据: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____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

测量仪器:测量长度需要用____(或米尺等),测量时间需要用____(或钟表、电子表等).

_v=__. 路程 时间 刻度尺 机械停表 【解析】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实验原理即通过计算平均速度; 需要测量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测量仪器:测量长度需要用刻度尺(或米尺等),测量时间需要用机械停表(或钟表、电子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20.0 1 【解析】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20.0cm; 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填空题

(深圳中考)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处,所用时间为2 s,则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____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80.0 0.4 【解析】如图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80.00cm; 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 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照片.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表格所示:

(1)根据图中的情景,表格中空白的数据应该是______mm.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_运动;整个5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8.6 变速 1.2 【解析】(1)根据图中的情景,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表格中空白的数据应该是 48.6mm. (2)根据上表的数据,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等,可得出蜗牛是做变速运动; 整个50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进行计算的.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______ 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

(4)vBC _____ vAC.

v= 40.0 20 小 > 【解析】(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计算的,也是本实验的实验原理。 (2)如图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图中AB段的距离,用时2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计偏长根据公式知,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4)因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所以越靠下的平均速度会越快,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前10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在4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正确;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B正确;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故C错误;从20s时到40s所用的时间为: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

(百色中考)运动会男子100 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 m、80 m、100 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 在20~80 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

C 【解析】A. 由数据可知,三名运动员经过的距离与时间不成正比,所以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 全程王小兵的用时最长,根据知,平均速度最小,故B错误; C. 在20~80 m内,刘磊和周伟的用时相等,且通过的距离相等,根据知,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确; D. 由表格知,周伟的全程用时最短,所以全程平均速度最大,但前20m时,用时最长,平均速度小,故D错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实验题

(河南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0 25 小 不正确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解析】(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B段的路程,如果测得时间, 则AB段的平均速度。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计时偏长,根据知,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综合题

表一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 m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保留2位小数)

表一

(1)前6.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2)后20 m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m/s.

(4)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一位同学跑25 m与50 m的短跑平均速度测定记录如表二所示,计时器用的是手表,有两格计时时刻数值已经模糊不清,请你补上并计算平均速度_______.

表二

4.84 6.25 5.19 v= 见解析所示 【解析】(1)前6.2 s内的路程为30m,所以平均速度为: (2)后20 m内用时为4.5s,平均速度为: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根据跑步时间可知,结束时间分别为: 25m路程时:08:10:30+4s=08:10:34,平均速度为: 50m路程时:08:12:10+7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