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5201  195209  195215  195219  195225  195227  195231  195237  195239  195245  195251  195255  195257  195261  195267  195269  195275  195279  195281  195285  195287  195291  195293  195295  195296  195297  195299  195300  195301  195303  195305  195309  195311  195315  195317  195321  195327  195329  195335  195339  195341  195345  195351  195357  195359  195365  195369  195371  195377  195381  195387  195395  235360 

科目: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表是小丁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⑴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⑵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 弹簧测力计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或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或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的比值是9.8 N/kg) 【解析】(1)由于本实验需要测质量和力,故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弹簧测力计;(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是小慧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慧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并通过调整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慧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慧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宇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慧的实验优于小宇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相反 钩码数量 不能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二力是否平衡 剪开纸片 A 【解析】(1)在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上钩码,钩码的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拉力,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小卡片就会转动。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重104 N的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3倍,则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N?

300 N 【解析】汽车受到的阻力f=104 N×0.03=300N, 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牵引力大小F=f=3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图的标志(27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27t的物体的重力).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汽车,装有10m3的砖,该载货汽车总重多少N?______它能否通过这座桥?_____(ρ砖=2×103kg/m3,g=10N/kg)

2.5×105 N 能 【解析】(1)根据可得,砖的质量:,车的质量,砖车的总质量:,砖车的总重: (2),∴该车能通过这座桥。 答:该载货汽车总重2.5×105N;它能通过这座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是50dm3 B. 人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压强大约为1.5×103Pa

C. 人的步行速度大约为5m/s D.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

A 【解析】解答: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左右,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体积是V==50dm3故A 正确;B. 人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压强远大于1.5×103Pa不符合实际;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左右故C错误;D. 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时不一定在振动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④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析】 A、物体发声时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此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 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C 【解析】. 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 B. 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 C. 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故C正确; D. 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属于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 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现象:将小磁针靠近某物体时,小磁针发生偏转。 推测:该物体一定是磁体

B. 现象:摩擦起电。推测: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C. 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存在引力

D. 现象: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推测:该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A 【解析】 A. 现象:将小磁针靠近某物体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有可能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B. 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所以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故B正确。C、两滴水珠能自动结合,是因为水分子在一定的距距范围内可以相互吸引,故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说明该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能量——光故D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是便民绿色出行的自行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 乙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C. 丙实验可以证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D. 将丁装置接入电路,可以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A 【解析】A. 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 乙实验中通过AB的电流是相等的而他们的线圈匝数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此图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C. 丙图中两手所受的压力一定时,但是受力面积大小不同因此可以证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D.由图可以看出两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所以通过他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是一样的因此 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同学们用电加热器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食用油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B.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 实验中,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B 【解析】A. 实验中,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较弱,故A错误。B.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说明吸收了相同的热量,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B正确。C. 由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由于比热容不同,并且初温相等,则当末温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相同,故C错误。D.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加热时间决定的,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