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2017-2018学年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 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2017-2018学年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题型:单选题
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
A. 出现手指的实像 B. 出现手指的影子
C. 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 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2017-2018学年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题型:单选题
(2017•枣庄卷)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2017-2018学年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2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 cm B. 10 cm C. 15 cm D. 2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2017-2018学年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题型:填空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2017-2018学年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题型:实验题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互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会再次出现倒立、_____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填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2017-2018学年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A.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B.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C.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题型:填空题
超声与次声
超 声:通常把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称为___.
次 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___.
人的听觉范围: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__Hz到___Hz之间的声音.不在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都听不到.
说 明:超声与次声是相对于正常人的耳朵而言,同时也只是针对人而言,对于其他动物不适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题型:填空题
超声的应用
声 呐:超声雷达,又叫声呐.
应 用:(1)海洋:___、海中暗礁、探测鱼群、潜艇位置等;(2)医学:____(B超)等;(3)其他:超声金属探伤仪、杀菌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题型:填空题
次声的危害
产 生:火山爆发、___、___、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等都能产生次声.
危 害:(1)对人:破坏人体器官,会使人产生恶心、晕眩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破裂出血、危及生命;(2)对物: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垮塌.
注 意:由于次声的危害性,在生产等活动中要尽量防止次声的产生,尽量远离次声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