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上第一只摆钟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此原理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_首先发现的。某摆球来回摆动60次所用的时间为2分钟,则该摆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为__________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音乐厅正在开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女高音的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而男中音的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我们闭上眼睛能根据_______能分辨出不同的伴奏乐器。(以上均选填“响度”、 “音调”或“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相同的水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多少”或“表面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规格不同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各若干供同学们选择,实验用电路如图a所示.
(1)图b是某组同学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两根导线完成连接(连线不交叉).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 B.电阻R0发生了短路
C.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 D.滑动变阻器发生了短路
(3)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图像,分析得出了结论.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虽然各小组作出的图像都是正确的,但是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有些小组的图像却明显不同.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在图c中作出I-U图像,并回答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表示数/V | 1.0 | 1.5 | 2.0 | 2.5 | 3.0 |
电流表示数/A | 0.12 | 0.19 | 0.25 | 0.28 | 0.38 |
(4)该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电路的性质,他们选择了一个电压可调的电源进行实验.实验所用电路如图d,但电压表位置不详,电阻R1的阻值为8Ω,所用滑动变阻器R2是“10Ω 2A”和“5Ω 3A”中的一个.若某次实验时两表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e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恰为最大值的一半.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通过计算推测他们实验时所用变阻器R2的规格和R2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 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红、绿、蓝、白、黑五种种颜色的彩纸和不同颜色的彩灯研究颜色,他用不同的彩灯照射到彩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记录表格如下:
(1)按行的顺序把以上表格补充完整;
(2)由第2﹣4列实验情况可以得到的规律是:不透明的物体反射与它颜色 (“相同”或“不同”) 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 (“相同”或“不同”)的色光;
(3)由第5列的实验情况可以得到的规律是: 的物体会反射所有的色光;
(4)由第6列实验情况可以得到的规律是:黑色的物体可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 1 | 2 | 3 |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3.00 | 5.00 | 8.00 |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3.00 | 5.00 | 8.00 |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