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有关.于是他想利用弦线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松紧程度相同.
(1)若他选择b、d两根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___的关系.
(2)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和_______两根弦线做实验.
(3)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_____;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6×105N的水平推力,以600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J/kg的航空煤油4000kg.求1h内:
(1)
飞机的航程;
(2)
发动机所做的功;
(3)
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
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 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 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 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 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
(1)
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 , 且水蒸发过程需要热,所以甲球的温度升高的慢.
(2)
在加热过程中,乙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的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光屏和蜡烛分别在凸透镜两侧.
(1)当蜡烛移到20cm处时,移动光屏到80cm处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凸透镜位置不变,又将蜡烛从20cm处移到10cm处时,光屏上要成清晰的像,光屏应从80cm处向 (填”左“或”右“)移动,则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实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姗姗用矿泉水瓶做如下实验:
(1)取一矿泉水瓶,用力捏,瓶子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将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瓶口,按住纸片将瓶口朝下,移开手,瓶内的水不会流出,证明了 的存在.
(3)
甲,乙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有等量的水,甲瓶倒立放入冰箱,待水结冰后取出,如图所示,让甲,乙两瓶在同一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开始转动, 瓶会先停下来,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三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个小组,使用焦距都是l0cm的凸透镜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中1和1′,、2和2′…7和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处于_______.
(2)从___两组可以看出,当物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___立的、_____的实像:
(3)从6、7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___侧,且像是___立的;
(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远离凸透镜,则像___凸透镜(填“远离”或“靠近”),且像的大小变___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A. 甲与乙 B. 甲与丙 C. 乙与丁 D. 丙与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