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5816  225824  225830  225834  225840  225842  225846  225852  225854  225860  225866  225870  225872  225876  225882  225884  225890  225894  225896  225900  225902  225906  225908  225910  225911  225912  225914  225915  225916  225918  225920  225924  225926  225930  225932  225936  225942  225944  225950  225954  225956  225960  225966  225972  225974  225980  225984  225986  225992  225996  226002  22601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______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

请你提出一个文中例子之外的可探究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中学学生去训练基地乘坐的四轮公交车,若该车和学生的总质量为12吨,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400cm2,该车从学校出发到达目的地,行驶了36min,总行程24公里,还知道该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1)公交车满载乘客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比空车行驶时要大,这是因为_____,而且满载乘客时公交车更难启动或停不下来,原因是_____

(2)该车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__

(3)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_______

(4)该车在水平路面上以54km/h速度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小华利用下图所示的A、B、C、D、E五个步骤完成了实验探究,测量时测力计的读数分别用F1、F2、F3、F4表示,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时测力计的读数可计算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的表达式F=_____,还可以计算出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的表达式G=_____,较F与G,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完成以上实验后,小华换掉石块,又对多个物体进行了以上的实验探究,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小华在此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

(3)在小组交流时,小华提出:在某次测量时,他在A步骤完成后,直接测出了小桶和水的重力然后,水没有倒出来就又放到了溢水杯的出水口,接着进行了B、C、D步骤的测量(在C步骤中,小桶中的水没有满)小红认为小华的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你认为小华的测量方法是_____(选填“正确”与“错误”)的,原因是_____

(4)经过同学们的商讨合作圆满完成了实验探究,实验的结论是_____

(5)完成实验后,有同学又有新的发现,根据_____两步骤可以计算出物块的密度,且物块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 示的情况,他应该

(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该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左/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__(增加/减少)砝码,测量过程中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__使天平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V。

求:

(1)电阻R2的阻值;

(2)电阻R1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下表是实验小组实验时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

(1)实验时钢球的动能是由_____能转化来的,根据实践经验可知钢球从越高的位置静止释放时,摆到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就越_____

(2)假若水平木板绝对光滑且足够长,本实验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原因是:_____

(3)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物体的_____一定时,物体的_____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 3N 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 距离地面 10m 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 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 lm/s.假设飞机 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 2.5W

B. 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 3W

C. 飞机受到竖直向上的升力主要因为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D. 飞机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所示是小静选择的实验器材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且保持不变.她想探究“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请你帮助小静完成下列任务:

)连接图所示实物图;

写出实验步骤

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此规律制成了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