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后,小明想探究“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材料,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1)小明选用橡皮泥进行实验探究,你认为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小车重100N,在一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知道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12 N,则水平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_N。当水平拉力变为20N时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如果某一时刻起,小车所受的所有力全部消失,那么这辆小车将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在充气过程中,轮胎内的空气的质量_____,空气的密度_____,一瓶氧气用去一部分后,瓶内氧气的密度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拉测力计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水平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拉测力计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A.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于连续作战和强烈的高原反应,参加玉树大地震抗震救灾人员常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胸闷等一系列高原反应。若一位救援人员在玉树机场大厅吸氧,瓶内氧气有密度为4kg/m3,本次输氧用去了一半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2kg/m3 B. 4kg/m3 C. 6kg/m3 D. 8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自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后,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在用一束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1)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b)所示,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______)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2)原子结构的行星绕日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__________,虽然占有的体积很__________,但它几乎占据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3)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卢瑟福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被反弹回来的α粒子是因为撞击到质量较大的某种粒子而返回的,这种粒子最可能的是(______)
A.核外电子 B.原子核 C.原子核或核外电子 D.夸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 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2) 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北方的冬天,室外很冷,可交通警察还要长时间站在道路上指挥交通某同学为交警同志设计了一种保温鞋,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为的发热电阻,为调节电阻,此电路具有加热档和保温档已知两种工作状态下发热电阻的功率之比为9:1,调节电阻在保温状态下的功率为2W,求:
调节电阻的阻值;_________
电源电压;__________
发热电阻在加热状态下,每小时产生的热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光滑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发现“金中有铅,铅中有金”,这一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