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7981  227989  227995  227999  228005  228007  228011  228017  228019  228025  228031  228035  228037  228041  228047  228049  228055  228059  228061  228065  228067  228071  228073  228075  228076  228077  228079  228080  228081  228083  228085  228089  228091  228095  228097  228101  228107  228109  228115  228119  228121  228125  228131  228137  228139  228145  228149  228151  228157  228161  228167  228175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玲利用如图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她让小车从木板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木板中点B和终点C的时间和距离,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时,小玲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这时她应该______(增大/减小)木板的坡度,或者换用更______(长/短)的木板;

(2)实验装置调整好后,小玲重新进行了实验,她用停表测得小车通过S1、S2这两段距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s、4.5s,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出S2的长度为90.0cm,那么小玲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该是______,她所测量的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做的______(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______(正确/不正确),这样测出的速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他调节烛焰与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透镜的_____上。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保持图中凸透镜的位置(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那么在探究u2f成像规律时,应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_____cm刻度线的_____(左/右)侧范围内,确定物体的位置后,再移动光屏找像。

3)实验中可以发现,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_____(变大/变小/不变)。为了保证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同时将光屏向_____(靠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4)实验中小组同学看到如图乙所示的成像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实/虚)像。观察这种像时,眼睛应从图中凸透镜的_____(左/右)侧透过透镜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天都会有许多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都会准时同太阳一起升起,25000次零失误。这是护卫国旗的战士们,一天一个两万步,两年一个新长征的训练缔造的奇迹。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总重为175N,升旗时(如图),国旗上升高度为30m,所用时间为207秒。求解下列问题:

(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将国旗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30m,拉力对国旗做的功是多少?

(3)若某持枪战士总重约为700N,估算该战士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小型光具盘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如图所示。

(1)在光具盘中央插入一块薄的平面镜作为____,打开激光源,先使激光束从A点入射,将光具盘的右半侧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此时,在右半侧的光具盘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接着连续两次改变激光源的位置,从而多次改变____角的大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减小误差/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如果使激光束从A′点入射,则反射光线______(会/不会)与OA重合,这一现象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9年1月9日盐城部分地区迎来了首场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吸热/放热)。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水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高/低)。

(4)收集一定量的干净雪置于室温下,观察雪的熔化现象,测量并作出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能反映雪熔化规律的图象是______

(5)1月9日我市部分地区下的是雨夹雪,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水的比热容为,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

酒精的热值为,完全燃烧酒精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判断图中的连接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N、2N、3N、4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图象___________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设计并连接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电路.

 

   a            b

(1)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扳向_____(“1”“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如图b所示.

(2)将开关S2扳向另一边,保持_______的阻值不变,调节_______的阻值为R,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1.

(3)若此时R=8.0 Ω,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家到附近的自行车站点的距离为______m,他取车时停留的时间为______s,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飘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_______,茄子块的密度________。(均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