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8606  228614  228620  228624  228630  228632  228636  228642  228644  228650  228656  228660  228662  228666  228672  228674  228680  228684  228686  228690  228692  228696  228698  228700  228701  228702  228704  228705  228706  228708  228710  228714  228716  228720  228722  228726  228732  228734  228740  228744  228746  228750  228756  228762  228764  228770  228774  228776  228782  228786  228792  22880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应选择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平板玻璃”);

(2)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承接到像A′(填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3)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4)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 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 t1、t2的关系为

A. t1=t2 B. t1>t2 C. t1<t2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得到的一次能呈现清晰图像时的情景。

(1)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10cm时,光屏应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该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3)当把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12cm时,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 )

A.会聚光束 B.发散光束 C.平行光束 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10cm,密度之比ρAρB12.图甲中A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是400Pa.求:

1)图甲中物块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物块B的重力;

3)如图乙,当把B物块叠放到A上面时,物块A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以验证猜想_____;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_____是正确的;

2)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E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至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至B’位置,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做实验进行分析(g=10N/kg):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拉力F所做的功为____J。

(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_____,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接金属盒)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简要说明理由:_____

4)要鉴别两种液体,可以将金属盒浸在液体中的_____深度(选填“相同”、“不同”),则U型管中液柱高度差_____(选填“大”、“小”)的对应液体是盐水;还可以使U型管的高度差相等,则金属盒在液体中越_____(选填“浅”、“深”)一定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和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通过观察图(b)和_____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b_____pe(选填“>”、“<”或“=”);

5abcd四次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_____观察表现出来的;

6)本实验所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有__________,如果实验室中没有海绵,可选择生活中_____来替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过程图像(假设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

(1)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____(多选)

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0℃

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

C.该物质在AB段的状态为固态

D.该物质在BC两点时的温度和内能都相等

(2)该物质在ABCD段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