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张瑞同学(AB 表示)站在平面镜前,CD 是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平面镜没到地面,所以她看不到自己的脚
B.如果是晚上照镜子,要想看清自己的像,一定要用手电筒对准镜子照
C.如果在平面镜和像之间放一不透明的木板,她就看不到自己的像
D.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 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从铜电极流出 D. 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箔已张开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 验电器的金属箔开始时带负电荷
C.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 此过程中,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橡胶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C. 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D.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煤油吸收的热量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暑假里,小明乘火车去游玩时,观察到他乘坐的火车共有12节车厢(包括火车头),已知每节车厢长15m,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80s
(1)该火车有多长?
(2)此隧道多长?
(3)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欲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图甲是他设计的实验电路.
(1)在实验过程中,他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改变A、B间R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所示,小明分析表1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真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后,找出了错误所在,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你认为小明每次改变电阻后接下来的正确操是______________.
(3)正确操作实验后,小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中,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组的小丽同学将小明设计的电路进行了改进,在A、B间接入电阻箱来代替定值电阻.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的特点”的装置,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物质的温度/℃ | -4 | -2 | 0 | 0 | 0 | 0 | 0 | 1 | 2 | 3 | 4 |
(1)由数据可知:该物质是_____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________℃;
(2)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 选填“A”、“B”或“C”);
(3)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 (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 (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小芳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7.5 | 98 | 98 | 98 | …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的__________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
(3)图乙中,_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_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空气 B.水蒸气 C.真空
(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5)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下列现象与“白气”形成过程不同的是__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现的“白气”
B.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大雾
C.湿衣服晾晒时形成的水蒸气
D.煮饭时形成的“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压表示数应 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V。
(4)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中描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5)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某小组选用R为5 Ω的电阻,规格为“20 Ω 2 A”的滑动变阻器,两节新干电池为电源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②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_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______比。
(2)进行实验时,该小组发现:① 调节滑动变阻器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为0.5 V,为使电压表示数为0.5 V,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② 调节滑动变阻器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3.0 V,你猜想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该小组在处理数据时发现: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恰好等于电阻R的值。为进一步论证此发现,他们提出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案,方案一:收集电阻值为5 Ω的几个小组的数据;方案二:收集电阻值不同的几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方案____________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