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A放置在B的上面,且将A、B的右表面对齐,A通过水平轻绳固定在墙壁上.已知A的边长为20cm,密度为1.5×103kg/m3,B底面积为0.16m2,质量为32kg,当用力F拉动B时,可以让其以0.0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A的重力___________;
(2)没拉动时B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__;
(3)经过多少s后,A对B的压强为3750Pa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将小车从____处(选填“A”或“B”)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若小车还没到达B点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_.
(4)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t=2.5s时小车的运动速度为____m/s;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做_____(选填“匀速直线”、“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吸引了全球目光.在国庆阅兵式上,步伐整齐的三军仪仗队用了2min行进了约150m,则该过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m/s;人民解放军的空中编队入场时,飞机保持整齐的梯队队形飞过阅兵场,飞机以彼此为参照物时,他们是_____的,如果以_______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飞机上带有高沸点液体拉烟剂,发动机喷出高温气体时,会将带有颜色的拉烟剂以气体形式“吹”出,这些气体遇冷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雾即形成“彩色拉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在图19甲中用笔代替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小灯泡变亮;____________-
(2)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缓慢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U与滑片移动距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选用了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选填“A”或“B”); A.滑动变阻器A(阻值范围0-60Ω,滑片行程10cm)B.滑动变阻器B(阻值范围0-600Ω,滑片行程10cm)
(3)测量过程中,某一次的电流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值是___________A,短暂时间后,灯丝突然烧断,则电压示数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该组同学接着换用相同的规格灯泡,重新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出I-U图像,如图A所示,结果发现图像为曲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灯丝电阻会随___________变化,根据图像得出了小灯泡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W;
(5)小灯泡在通电之前的电阻可能是___________(选“0Ω”、 “3Ω”、“5Ω”或“10Ω”);
(6)另外一组同学也进行了该实验时,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出的I-U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组同学交流讨论后,他们觉得: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来替代某一电表也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并设计了四个电路图,如上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辰月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当她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A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重新调节器材后,辰月进行了如图B、C、D所示的实验;
(2)由图B、C所示的实验可知: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比较_______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4)辰月保持C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她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碧婷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在实验的过程中,辰月发现根据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出的压强p1和用烧杯中金属盒的深度计算出的压强p2不相等,两位同学讨论后发现是由于橡皮膜发生的形变导致p1______p2(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判断”);
(6)实验完成后她们发现,可以根据液体压强来比较液体密度大小,善于思考的她们认为利用浮力也可以比较液体密度大小,于是她们利用C、D烧杯中的水和盐水进行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物体重力为_____N,图___(选填“乙”或“丙”)烧杯中装的是盐水,盐水密度为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辗迟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图如图甲所示.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则图____(选填“①”或“②”)是沸腾前的情况.沸腾时他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2)千钧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千钧让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________cm;
②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时,为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如图甲所示是千钧使用家庭投影电视的情景,其对应的成像规律应是乙中的______(选填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看到学校一个水管在滴水,马上前去拧紧.在此过程中他突然想到水滴下落的快慢有什么规律吗?于是他和几名同学找来秒表、刻度尺、数码相机等器材开始了研究.首先他们调整水管阀门使水能一滴滴的下落,并保持水管向下滴水的时间间隔相等.此时他们将刻度尺放在水滴下落路径的旁边,用数码相机拍照.分析照片之后发现,每滴水的运动规律基本相同.其中一幅照片如图所示.水滴从图中最上面一滴水位置至最下面一滴水位置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滴下落的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
B.水滴下落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
C.水滴下落过程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水滴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一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1)首先,老师请小明同学在图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用L标出),请你完成(“”表示太阳).
(________)
(2)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___________有关.古代人利用这个规律创造发明了日晷,并以此来粗略测量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课后和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①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 20 | 30 | 40 | 50 | 60 |
影子长度L/cm | 30 | 15 | 10 | 7.5 | 6 |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减少的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答: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不变以及_________不变,改变__,测量相应的影子长度L并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班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小露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① 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② 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该实验利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实验时,小露应在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2)① 小柯在实验中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② 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四组数据如表,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物距u(cm) | 5.0 | 6.0 | 7.0 | 8.0 |
像距v(cm) | 4.5 | 5.5 | 6.5 | 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____。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