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甲、乙两套装置你选择_______,理由:_______
(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
(3)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根据图丙可判断出a物质是_______。
②加热3分钟时,b液体比a液体的温度高,那么b吸收的热量_______a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③根据图丙可判断出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
(4)本实验除了采用控制变量法以外,还采用相同的热源,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___________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了“光的折射”后,小明提出了新的问题:不同物质对光的折射能力不同,折射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物质 | 水 | 玻璃 | 冰 | 空气 | 酒精 |
光速(m/s) | 2.25×108 | 2.0×108 | 2.30×108 | 3.0×108 | 2.2×108 |
(1)为了解决疑问,小明查阅到如图所示和如表所示的相关信息,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并对照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表格中提供的五种物质中,___________对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2)光从酒精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 (选填“偏向”或“偏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一中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模型。设此模型杯内胆中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热平衡后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_________℃;然后将杯内水倒掉,迅速将200g室温某液态物质倒入该杯,摇一摇,这种液态物质的温度可升至44℃,则这种液态物质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J/(kg·℃)(c水=4.2×103J/(kg.℃),忽略整个过程中内胆及空间的热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 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 15cm 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__(选填“高”或“低”),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若将一个不透明且小于透镜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______得到完整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_________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5)现在换用一个焦距是 10cm 的凸透镜,当把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 15cm 刻度线位置时,这时光屏应该在______cm~______cm 刻度线之间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板放置时要与纸板__________.为使成像更清晰,应选用较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除了图中器材外,为便于比较物、像到镜面的距离,还需要测量器材是_______;
(3)小华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小华正确地测量出第(3)步骤中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是相等的,于是得到结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小华的结论可靠吗?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阳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2)所示.
(1)由图(1)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2)如图(2)所示是两杯正在加热的水,杯中温度不变的是_________(选填“甲” 或“乙”)
(3)小阳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她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 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阳想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要吸热,接下来她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如图是汽车司机看到的路边指示牌。
(1)若当时汽车的速度已达20m/s,并仍以此速度向前,这辆车是否违反交通法规?为什么?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抵达重庆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停表。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