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30420  230428  230434  230438  230444  230446  230450  230456  230458  230464  230470  230474  230476  230480  230486  230488  230494  230498  230500  230504  230506  230510  230512  230514  230515  230516  230518  230519  230520  230522  230524  230528  230530  230534  230536  230540  230546  230548  230554  230558  230560  230564  230570  230576  230578  230584  230588  230590  230596  230600  230606  230614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重力为10N,密度为2.5×103kg/m3,底面积为5×10-3m2,乙容器底面积为2×10-2m2,内装水。求:

(1)乙容器内水面下15cm处水的压强p

(2)若将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后(无水溢出),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

(3)若从甲下表面刚好接触水面开始,竖直向下移动3cm时,无液体溢出,甲物体下表面受水的压力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电路,电源电压3V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连接电路时,图中导线a端应与电压表上标有数字 (选填“3”“15”)的接线柱相连。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 端(选填“A”“B”)。

3)若要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结合图乙的信息思考:能否利用图甲电路,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鱼缸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玻璃鱼缸的质量是0.4kg,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水后,水深0.12m。求:

1)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力是多少?

2)鱼缸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3)把体积为20cm3、重为1.8N的小球缓慢放入水中,当小球沉底静止时,水未溢出,鱼缸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前行驶,它所受的阻力为3500N,此时汽车的动力是车重的0.1倍,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0.4m2。求:

1)汽车的动力是多少?

2)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多少?

3)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木块质量为_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g/cm3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 h2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图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1.0×103kg/m3,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a图、b图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ab装置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ab装置都不是连通器

Cab装置测量液体压强的准确度相同

2)如图2是甲小组的实验过程:

①实验前要向图1a装置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________

②深海鱼类多是扁片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_________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③比较cd两图可知,当 _________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____增大而增大;

④在图c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⑤小组成员将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当向玻璃管中吹气时,如图f所示,U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_________(选填“a”或“b”)侧;

3)若在图c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约为_________Pa

4)若大烧杯中始终装水,并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探头的深度不变,U形管中分别注入不同液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___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kg/m3 D.红墨水(ρ红墨水1.0×103kg/m3

5)乙组成员完成探究实验以后,对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装,如图g所示,然后向装置左右两侧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图中橡皮膜不代表真实形状),待液面稳定后,橡皮膜将向____(选填“左”或“右”)边凸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三个木块完全相同,其中甲图的接触面是木板,乙、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_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与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的力”);

2)比较_________两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丙装置中,木块上方砝码的重力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匀速直线滑动时示数为3.6N,则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 N

5)通过上述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下列现象中利用本实验结论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刹车时用力捏闸柄 ②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③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④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6)完成实验后,小明发现实验室里有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铁块和木块,他想比较一下铁块下表面和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按甲图先后拉动铁块、木块在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并测出摩擦力的大小。这两次实验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出铁块和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林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玻璃管内有少量空气,大气压测量值会偏大

B.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C.若把此装置从底楼乘电梯带到10层楼高的顶楼,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D.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液柱的高度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过程中,我们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同时改变多个量,进行探究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 16 min:

(1)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

(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______(选填“前”或“时”)出现的情景。

(3)图丁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此时的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②请根据图像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