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 、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光屏。如不移动光屏则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填光学元件名称);
(4)在图乙基础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35 cm处,然后前后移动光屏找到一个 ________的像,(填“放大”或“缩小”) 生活中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5cm处时,若想观察到像,观察方法是_______;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七千多米。那么当它下潜到深度为1000米处时,海水对它的压强约为____帕(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0×103千克/米3),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号”每0.1米2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____牛。继续下潜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将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_。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ρ油=____________。
(3)按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填“偏大”、“偏小”)。
(4)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 倒出油的质量(g) | 倒出油的体积(cm3) | 油的密度 (㎏/m3) |
34.1 | __________ | 16.8 | _________ |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弹簧测力计将重力为28牛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10牛,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牛。若将它全部浸没在酒精中,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水>ρ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5牛、5牛,该物块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牛。如图所示,把两个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在容器中倒入两种不同的液体,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ρ乙;两个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F甲_____ F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南京长江大桥全程长21.97千米,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与通畅,规定车辆通过大桥的速度最大为100千米/时,最小为60千米/时.
(1)若一轿车通过大桥全程用了15分钟,求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轿车通过大桥全程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4g,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ρ甲 ρ乙,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 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研究液体对容器侧壁压强的特点,在横截面积不同(Sa<Sb<Sc=Sd=Se)的柱形容器的侧壁开口处,用相同的橡皮膜包好,侧壁开口情况相同。再注入甲、乙、丙三种深度相同的液体(ρ甲<ρ乙<ρ丙),如图所示,a、b、c图中橡皮膜的凸出程度相同,且与d、e不同。观察橡皮膜鼓起的情况及相关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图a、b、c中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c、d、e中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