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翻越一座小山坡,小山坡模型如题图所示,他以A处为起点出发,上坡的速度为2m/s,1min后登上坡顶B,休息10s,接着下坡再到达另一侧的终点C处,下坡速度为4m/s。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求:
(1)上坡的路程AB为多少?
(2)下坡的时间是多少?
(3)AC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中1为锰铜线,2、3、4为镍铬合金线,S表示横截面积.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他应选择其中________两根金属导线分别进行实验.若实验中只用导线1,可以研究导体电阻跟________的关系.(选填“长度”、“横截面积”或“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的蜡烛甲和乙进行实验,如题图1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甲,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乙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一边移动、一边眼睛在______(选填“A”、“B”、“C”或“D”)处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乙和蜡烛甲的像_________,此时蜡烛乙的位置即为蜡烛甲的______的位置,记下这两个位置,这时还可以说明像与物体的_______,移动蜡烛,重做实验;
(3)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题图2所示;他有一个疑问:物体是通过镜子的AB面反射成像还是CD面反射成像呢?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题图2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________,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CD面反射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规范组装器材,如题图1所示,应______(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的顺序组装各个仪器;
(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题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
(3)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待水温升至90℃时,小明同学每隔1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并记录在表格内,请根据表中数据,在题图3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_______)
分析图像得出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的规律是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有“白气”从烧杯中冒出,“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做了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处,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取适量食用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当天平横梁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为27g。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是______g,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是____mL,则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座上50cm刻度线处,调整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当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就是利用了这种生活中的现象。现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需要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B.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C.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D.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给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加热,最终全部变成液态,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
变化的图像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公路旁的超声波测速仪监测车速。如图甲所示,它向行驶的车辆发射频率为f0(一般为30kHz~100kHz)的超声波,当车辆向它靠近时,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增大;当车辆远离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减小,变化的频率与车辆速度v关系如图乙所示。
(1)当车辆远高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_______f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汽车先后以v1和v2的速度靠近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超声波的频率分别为f1和f2,且f1大于f2,则,v1________v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汽车行驶中,超声波测速仪监测到△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关系如图丙所示。以测速仪为参照物,该汽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不变.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和记录每次实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①将滑片P置于最初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表格所示;
②将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电压表的读数如表格所示;
③将滑片P移动到另一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表格所示;
(3)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________Ω.
(4)实验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寻找可靠结论/减小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