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灯L1的电流为0.1A,通过灯L2的电流为0.2A,通过灯L3的电流为0.3A,用I1、I2、I3分别表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则I1=________,I2=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常用的一种电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盘的最左端.当导线a、b分别与标有“一”和“3”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此时,电流是从导线________ (填“a”或“b”)流入电流表.为了增大指针的偏转角度从而减小读数误差,应将导线a与标有“_________”的接线柱相连,b与标有“________ ”的接线柱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 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 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 细丝带上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信息社会建立在智能化电路的广泛运用基础上。其实,智能化电路(逻辑电路)同样由开关和用电器组合而成。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闭合一个开关表示满足一个条件,指示灯亮表示导致的结果,则下列关于该电路能实现的逻辑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电路;既要......又要...... B. 乙电路;只要......就......
C. 甲电路;要么......要么...... D. 乙电路;或者......或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回答问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以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例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26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所示的图像,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_________ m。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温度/℃ | 80 | 72 | 64 | 59 | 55 | 51 | 47 | 46 | 45 |
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选择图下中______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用动滑轮运送货物A的示意图。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900N的货物A在3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9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0W。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
(1)有用功W有;
(2)动滑轮匀速提升货物A的机械效率η;
(3)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 (选填“固”、“液”或“气”)
(3)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4)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是_______分钟;
(5)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6)如图乙所示是该物质熔化的实验装置,请说出水浴加热法的优点___________。(选填“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或“使物体加热时间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一个有刻度的温度计,共70格刻度,将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停在了第5格的位置,而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停在了第55格的位置。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该温度计的量程是多少?
(3)将这个温度计放入一杯热水中,示数稳定在第32格的位置,求这杯热水的温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若干(图中未画出)。小刚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物理实验,探究“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有用功跟总功的关系”(实验时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与轴的摩擦)。小刚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帮他填写完整。
(1)在动滑轮挂钩上挂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移动一段距离。他把2个钩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保持动滑轮所挂钩码个数不变,依次改变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仿照步骤(1)又做了5次实验,并把各次的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利用__________计算出各次的总功,用_________计算出各次的有用功,并将各次的总功、有用功记录在表格中;
(4)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在测量中,若要提高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则应该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