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小明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开关接触不良
B.小灯泡被短路
C.电池电压不足
D.电压表损坏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仍然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比较小的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在三次测量中灯泡的电阻逐渐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 U/V | I/A | R/Ω |
1 | 1.5 | 0.22 | 6.80 |
2 | 2.0 | 0.26 | 7.70 |
3 | 2.5 | 0.30 | 8.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⑴如图所示,她将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⑵如果在实验中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回答一种情况即可)。
⑶调整后,小明把蜡烛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光屏未画出),该像是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我们知道_______(选填 “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⑷小明给凸透镜“戴上”自己的近视眼镜,为了使烛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 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如图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
(4) 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十一全运会”期间,小军和父母到济南奥体中心观看赛事。
(1) 小军随父母打车的时候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请帮小军想一想,这两个数据的含义是什么?
(2) 在去奥体中心的途中,小军感觉出租车开得过快,驾驶员可能超速行驶了。请同学们利用小军乘车的发票(如图)所示)计算说明他们乘坐的出租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少噪声污染
B. 图乙中,敲鼓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 图丙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 图丁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饮驴图,《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下面对“蹄踏蹄”和“嘴对嘴”形成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蹄踏蹄”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嘴对嘴”的成因是光的折射
B. “蹄踏蹄”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嘴对嘴”的成因是光的反射
C. “蹄踏蹄”的成因是光的折射,“嘴对嘴”的成是光的直线传播
D. “蹄踏蹄”的成因是光的反射,“嘴对嘴”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
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 唢呐所发出的各种鸟的叫声主要是模仿它们的音色
D. 演员演奏的《百鸟朝凤》一定属于乐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 。
(2)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加热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 |
温度 | 煤油 | |||||
水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l03 J/(kg℃),则500g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获得,则至少要消耗______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学习了燃料的热值知识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每隔1min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甲杯水温/℃ | 25 | 27 | 29 | 32 | 34 | 36 | 38 | 40 | 42 | 44 |
乙杯水温/℃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小刚在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水的________,________一样;油灯中煤油和菜子油的质量相等;
(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
(3)小刚实验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水的质量及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________(选填与“没有误差”、“偏小”、“偏大”),因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