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电流的磁场和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的知识之后,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既然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那么两根互相靠近的通电导体之间将会发生相互作用”.他们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衡放置后固定(如图甲所示),然后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们的猜想.请你根据下面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平行放置的两根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特点是:
①当两根导线通同向电流时,两根导线相互________
②当两根导线通反向电流时,两根导线相互________
(2)两根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除了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导线的长度有关外,还与哪个因素有关?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一根铜棒,通过导线连接在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水平移动金属棒,电流计指针都没有明显偏转(仪器、接触都完好)。请从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使指针偏转明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820年4月的一天,奥斯特讲课时突发奇想,在沿______ 方向的导线下方放置一枚小磁针,保证导线和小磁针能______ 放置进行实验,接通电源后发现小磁针明显偏转随后奥斯特花了三个月时间,做了60多个实验证明电流的确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奥斯特的发现,拉开了研究电磁间本质联系的序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下的铁块,B是螺线管的铁芯,S是转换开关(S接1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多,S接2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少),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使弹簧的长度变长,可采取的办法是( )
A. 不改变滑片P的位置,S由1改接到2
B. S接1不变,将滑片P向右滑
C. S接1不变,将滑片P向左滑
D. S接1不变,滑片P的位置不变,将铁芯B抽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是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根据该现象制成了发电机
B. 甲图中,只要让铜棒ab运动,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就会发生偏转
C. 甲图的实验现象说明磁能生电,乙图的实验结果说明电能生磁
D. 乙图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据此制成了电动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图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图丙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图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便携式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水箱最多装水0.2kg。它有大小两个加热挡位,其内部电路如图所示,电热丝R1=56Ω,R2=44Ω,求:
(1)大功率挡的额定功率。
(2)若用大功率挡将水箱中0.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若用大功率挡加热这些水,所需时间为1分10秒,求熨烫机的加热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的部分装置。
(1)在a、b两接线柱间接入_____(电压表/小量程电流表)。
(2)闭合开关,将导体棒在磁场中沿左右运动,电表指针发生偏转,此过程中导体棒的机械能能转化为_____能。
(3)闭合开关,将导体棒在磁场中沿上下运动,电表指针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小明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放入两电阻丝,瓶中插入温度计,完成下列实验。
(1)利用此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①本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通过两电阻丝串联的方式,控制通电时间和_____相同;还使用了转换的科学方法:把产生的热量转换为_____,为了保证这种转换的科学性,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在两玻璃瓶内放入_____和初温相同的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液体,转换的理论依据是公式Q=cm△t。
②对于甲、乙两电阻丝,小明分别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为甲电阻丝与_____为乙电阻丝进行对比。
③加热一段时间后,乙瓶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长1m、横截面积1m2的几种材料的电阻(20℃时) | ||||
材料 | 铜 | 铝 | 钨 | 镍铬合金 |
电阻/Ω | 0.0175 | 0.029 | 0.053 | 1.0 |
(2)小明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①实验器材需要作出的调整是:在甲、乙两瓶中放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液体,将两瓶中的电阻丝换成电阻值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阻丝。
②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乙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一些,据此判断“乙瓶内液体吸收的热量多”。他的判断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理论依据是公式Q=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_____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
(4)实验时还发现,当发光体“F”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发光体F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
(5)为了让发光体“F”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发光体“F”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此实验联系实际即模拟了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