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32292  232300  232306  232310  232316  232318  232322  232328  232330  232336  232342  232346  232348  232352  232358  232360  232366  232370  232372  232376  232378  232382  232384  232386  232387  232388  232390  232391  232392  232394  232396  232400  232402  232406  232408  232412  232418  232420  232426  232430  232432  232436  232442  232448  232450  232456  232460  232462  232468  232472  232478  232486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1S2处于断开状态,先闭合电键S1,小灯不发光。若灯L、电阻R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闭合电键S2前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及相对应的故障。示例: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阻R断路。(写出示例以外的两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甲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秒;若以乙作为参照物,甲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刹车过程中,甲汽车由于受到摩擦力速度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足够高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AB(底面积SA>SB)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选项中,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操作方法是

①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

②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

③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

④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

A. B. ②③C. ①④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的过程中

A. 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B.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C. 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D. 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阻值为10欧,电流表AA1是两个相同的电表。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b)所示。求:

1)通过R1的电流I1

2)通电10秒钟电流通过R2所做的功。

3)现用标有“60Ω 3A”“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则当选用标有哪种字样的滑动变阻器替换R1,将电流表A1串联接入_____点处时(选填“M”“N"),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能使电流表A1A示数的比值最小,求电流表A1A示数的最小比值及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盛有深度为0.3米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求:

1)水的质量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3)现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分别放入该容器中,测得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已知甲、乙两小球的质量以及它们的密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求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之差。

小球

放入前压强()

放入后压强(帕)

质量(千克)

密度(千克/立方米)

2940

3332

1.0

2500

2940

3430

1.5

15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组同学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两个猜想。猜想()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正方体物块的密度有关。为此,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探究方案如下:

探究步骤():探究h与液体密度ρ的关系

1)测出正方体物块的边长H

2)将这个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不同液体中,测出相应的h值。

3)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探究h____________的关系

1)选用不同密度的若干正方体物块,要求它们的边长相等,测出边长H

2)将不同密度的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水面上,测出相应的h值。

3)设计记录数据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

物块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水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h(厘米)

H(厘米)

1

2

3

4)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进一步综合分析并归纳总结结论。

你认为探究步骤()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答:________.

请你填写完整探究步骤():探究h__________的关系

该小组同学在完善方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其中实验步骤()收集到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实验序号

物块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水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h(厘米)

H(厘米)

1

400

1000

6

10

2

600

1000

4

10

3

800

1000

2

10

根据实验序号123,初步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块,_________

根据表二的数据可以推测:若露出水面高度为零时,物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等于_______.

关于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它的边长H的比值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6伏并保持不变,且有若干有“3.8V”字样的相同的小灯泡,电流表表盘如图所示。

1)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电键,小灯泡发出耀眼的光,约3秒后熄灭了,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_安,电压表示数为_____伏。

2)于是他们断开电健,接着更换________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3)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电压()

电流()

1

2.0

0.33

2

3.0

1.80

3

3.8

0.40

观察表中数据,你认为表格中第______行第________列的数据是错误的,正确的数据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电子天平是测量____的工具。杠杆在静止时处于______状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可调节左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移动(选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多次实验的目的与_____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选填:A“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B“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填写字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当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的现象后,经过思考得出下落原因是苹果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作用且力的方向指向地球。小龙和小红同学就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一致认为苹果的高度下降了且苹果的速度越来越大。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苹果的高度和速度的变化分别做出合理的解释:

1)苹果高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苹果速度越来越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