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32450  232458  232464  232468  232474  232476  232480  232486  232488  232494  232500  232504  232506  232510  232516  232518  232524  232528  232530  232534  232536  232540  232542  232544  232545  232546  232548  232549  232550  232552  232554  232558  232560  232564  232566  232570  232576  232578  232584  232588  232590  232594  232600  232606  232608  232614  232618  232620  232626  232630  232636  232644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乙图中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 丙图中撑杆跳高运动员向上弹起时,竿对人弹力的大小等于人对竿拉力的大小

D. 丁图中运动员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动车快速、安全、舒适,广受出行乘客的喜欢,动车采用多种新材料、新工艺。

1)如图甲,前挡风玻璃倾斜度较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高速行驶时,为了防止外力导致挡风玻璃破碎飞溅,设计了挡风玻璃由两层钢化玻璃中间夹一层PVB胶片制成的结构,这样做的好处 _____________

3)为检验玻璃是否达到每m2面积能承受5×105 N撞击力的要求,科研小组设计如图乙电路。测试时,将样品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释放重物撞击,样品完好无损.传感器阻值RN随压力F变化图象如图丙,撞击力最大时玻璃与重物的接触面积为1×10-3 m2;电源电压为27 V,定值电阻R0 = 10Ω.(样品质量不计)

①由图可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_______________

②测试时,电流表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是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流最大时为0.9A,则每m2面积最大撞击力为__________N,这种玻璃________合格品.(是/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不变,R1=5Ω,L标有"8V 10Ω"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3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R2标有“45Ω2A”字样.

1)只闭合S1,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电源电压.

2)闭合S1S2S3,滑片移到b端时, 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

3)只闭合S2,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乙所示,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求:

1)圆柱体的质量为多少?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_________min.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___________J的热量.[c2.1×103J/kg·℃),c4.2×103J/kg·℃)]

4)在图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观察到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V形或U形,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她想: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她进行了猜想:

猜想一: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二: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绳、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选取材料和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若干.

2)将一张纸条折成V形,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子.在两火柴盒中逐渐增加数量_________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折为止,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根数.

3)将纸条分别折成U型、圆弧型,重复步骤(2).

4)更换纸条,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

实验次数

火柴棒根数

物体形状

V

U

圆弧形

1

46

36

75

2

43

32

63

3

45

35

8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生产、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请你举出一个利用V形或圆弧形结构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猜想二,实验中应使所选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600Ω的电阻Rx.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两节新干电池、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滑动变阻器R110Ω 1A)和R2100Ω1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1)小明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下图是小明连接的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接通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小,请将图中的线路连好.

_______

2)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所以按小明所选的器材不能用伏安法测出该电阻的值.

3)请你帮助小明在上面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测出该电阻的值.

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_______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R1/R2).

③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用测出的量或已知量来表达):Rx =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表一:

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4.7

9.7

14.8

19.6

表二:

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1

10.8

14.4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4

6.8

10.2

13.6

<>

1)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可知气泡在做________运动(匀速直线/变速直线).

2)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观察数据可知:___(大/小)气泡运动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你能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__________.(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调节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若蜡烛、凸透镜在当前位置,应向_____ (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___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_(照相机/放大镜)上.

3)现在凸透镜左侧放置一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甲、乙、丙三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m<m,木桩起始位置高度相同)

(1)比较图中A、B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高度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 _______

(2)如果在图中所示B、C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相同, _____ (选填“能”、“不能”)说明乙、丙的重力势能相同,你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