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张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电池,标有2.5V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若干,两个滑动变阻器R1“10Ω 1A”、R2“20Ω 2A”,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右移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________)
(2)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位于_____(选填“A”或“B”)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小张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
A.小灯泡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小灯泡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A;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值为_____Ω.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选填“R1”或“R2”)。
(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
表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2.5 | 2.8 |
电流I/A | 0.16 | 0.22 | 0.25 | 0.28 | 0.29 | |
电阻R/Ω | 3.1 | 6.8 | 8.9 | 9.7 |
表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阻R/Ω | 5 | 10 | 20 |
电流I/A | 0.30 | 0.20 | 0.12 |
(5)小张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把阻值准确的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如表二所示。他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如图乙和图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保持___不变,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的关系。
(3)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为确保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请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在图1中画图表示)。
(________)
(4)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滑行时橡胶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大。如图2,他用b脚蹬冰面后只用a脚向右滑行,则鞋蹬冰面时冰对b脚穿的鞋的摩擦力方向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a脚穿的鞋的鞋底是_____(选填“塑料的”或“橡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时的气压_____标准气压(填写“高于”、“等于”或“低于”),如图乙_____(填“左侧烧杯”或“右侧烧杯”)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电热水壶上标有“220V 1200W”,小明发现烧水过程中热水壶的发热体部分很快变热,但连接的电线却不怎么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发热体的电阻_____。在额定电压下,把一壶体积为0.5L温度为20℃的水烧开,用时3min20s,则这个电热水壶发热体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_J,这个电热水壶的热效率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电阻R2的阻值为18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的示数I为_____A;电源电压U为_____V;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为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刻度尺,它的分度值为_____,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小超只测量一次就把它作为某物体的长度,小军认为小超这种做法不对,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 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 图乙所示装有液体的玻璃管,底部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C. 图丙所示地铁站台边,人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D. 图丁所示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水塘平静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个乒乓球,小帆试图用扔石子激起水波的方法将乒乓球推向水塘边。她发现小石子扔进水中,激起了一圈圈水波向外扩展,而球几乎只在原处“蹦蹦跳跳”,并未随水波向外水平移动。
小帆猜想其中原因可能是:
A.小石子使水产生的振动不够强,水波太小,水对乒乓球的水平推力太小;
B.乒乓球浸入水中深度过浅,水对它的水平推力太小;
C.向外逐渐扩展的水波,是被石子击中的那部分水,将竖直方向的振动向外依次传播而形成,而水并未水平移动,故对乒乓球没有产生水平推力。
为了验证猜想,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①安全起见,选择一个水深较浅(膝盖以下)的水池。将质量不同的小木块、小纸船、乒乓球置于平静水面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上(它们浸入水的深度不同),如图所示;
②用手替代石子,以一定的频率沿竖直方向拍打水面O点处;
③拿走纸船和木块,改变拍打水面的方向,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验证猜想A时,她用不同的力度沿竖直方向拍打水面,若发现乒乓球没有水平移动,则说明:球是否能水平移动与水波大小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实验方案①②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 (选填序号字母)。实验时,若观察到三个物体都只在原位置上振动,小帆由此得到:“乒乓球是否水平移动与浸入深度无关。”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可靠?原因是:____ 。
(3)实施方案③时,若发现除了竖直拍打外,其他拍打方向均能使乒乓球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说明当时小帆所扔的石子几乎是以__________方向入水。要验证猜想C,再提供几个相同的乒乓球,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一家驾车郊游,车行至一个水平弯道处,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小强不由自主靠向车门,并与车门产生挤压,如图甲所示.小强问爸爸:我向外靠是因为惯性所致,但我和车门挤压时,显然车门对我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这个力有什么作用呢?爸爸解释道:刚才我们在弯道上的运动是圆周运动,而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指向圆心的力来维持物体做这种运动,这种力叫向心力,刚才车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由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提供的。小强恍然:那刚才车门对我的力就是提供我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啦!
小强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如图乙所示,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弧做圆周运动,其运动的速度为v(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圆弧长),那么物体所需向心力的大小为F向=mv2/r。
(1)他们在弯道处的行驶速度为54km/h,合______m/s。
(2)小强的质量m=45kg,弯道处的圆弧半径r=45m,行驶速度v=15m/s,求在转弯过程中他所需向心力的大小_____。
(3)你认为小强当时说的“刚才车门对我的力就是提供我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啦!”这句话对吗?为什么?___。
(4)已知在考虑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汽车在水平弯道上行驶时,所需向心力仅由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提供,那么,不同质量的车辆在同一弯道处的限速是否相同?请推导说明。(设:此时车辆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