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L1、L2两盏电灯的额定电压相同,均为U,额定功率P额1=4P额2,把它们接入电源电压恒为U的电路中,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灯并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4P2
B.两灯串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4P2
C.串联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P总=P额2
D.并联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P总'=P额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根绝缘细线悬挂着的导体ab,放在U形磁铁中央,ab两端连接着导线。在虚线框中接入某种实验器材可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接入电流表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B.接入电源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与电动机原理相同
C.接入电流表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电动机原理相同
D.接入电源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R0=3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3V1.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6-20Ω
B.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3W
C.当S、S1、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为2.4W
D.当S、S1、S2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1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丙图中,给瓶内打气,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这说明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得瓶内的水蒸发加快,产生了大量水蒸气,从而出现了白雾
D.丁图中,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离开水面后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U和定值电阻R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当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5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仅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示数为0.5A.请你计算:
(1)电源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
(3) 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用到的器材有:蓄电池(6V)、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x(约10Ω)、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导线不能交叉)
(____________)
(2)实验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7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是______Ω.
(4)若考虑电压表的内电阻,则所测得的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选择仪器时,L1、L2应该选择规格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小旭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旭准备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直接改接到C点测出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会造成_______.
(4)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格中,小旭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盛有A液体的试管、盛有B液体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接触良好,并将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甲所示。他测得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试管内装的是质量相同、初温为_______℃的不同液体。
(2)加热相同时间,试管内不同液体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3)若A、B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__ J/(kg·℃)。[已知c水>c液,c水=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