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电源电压恒为3V,实验准备了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的电阻,当将10Ω的电阻接入R所在位置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再分别用5Ω、20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5Ω电阻替换,滑片P应向右端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用5Ω电阻替换,滑片P应向左端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用20Ω电阻替换,滑片P应向左端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用20Ω电阻替换,滑片P应向右端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h, F1做功600J,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 做功为1000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过程中的拉力F1= 3F2B.F1 做功的功率比F2做功的功率小
C.滑轮组机械效率为40%D.F2 做功的距离为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①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物体重50N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F压=30N,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2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50N
B.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250Pa
C.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D.若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向下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光电现象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 1887 年发现,而正确的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又称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只有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才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光敏电阻可应用在各种自动控制装置和光检测设备中,如生产线上的自动送料、自动门装置、航标灯、路灯、应急自动照明、自动给水停水装置等方面。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 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1)太阳能电池是依据____(选填“内”或“外”)光电效应工作的。
(2)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带____(选填“正电”或“负电”)的粒子。
(3)如图是电磁波波谱图。如果蓝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能产生外光电效应,则下列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产生外光电效应是____。
A.红光,红外线 B.红外线,紫外线 C.紫光,紫外线 D.黄光,紫光
(4)现在楼道内一般不再使用声控开关,而用红外感应开关替代。白天光控开关断开,夜晚光线暗时,光控开关闭合;当有人进入楼道内时,红外感应开关闭合,没人时红外感应开关断开。下列关于楼道内路灯电路设计合理的是(______)(光控开关用光表示,红外感应开关用红表示)。
A. B.
C.
D.
(5)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小明设计了一种简易烟雾报警控制器如下图所示,电路中 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烟雾增大到一定程度使电压表 V 的指针偏转到某区域时触发报警系统。S闭合后,当有烟雾遮挡射向 R的激光时,电压表 V的示数将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为了使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器,可以____(填“增大”或“减小”)R0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某品牌的“无油空气炸锅”,其原理是利用循环的热空气流加热食物,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使空气循环流动的电风扇标有“220V 44W”的字样,R1、R2为加热空气的电热丝,其中R1的阻值为50Ω。在某次烤薯条的过程中,定时开关始终闭合,温控开关闭合5min然后断开1min,如此循环,求此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温控开关闭合,R2阻值调为零时,通过干路的电流为多大?
(2)R2阻值调为零,当定时开关显示已工作6min时,R1一共产生的热量为多少焦?
(3)温控开关闭合,调节R2的阻值使其两端电压为20V,此时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额定电压为 2.5V 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实验时,若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选填“电流表与导线”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变阻器滑片 P 在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 2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在初中学习阶段, 我们通常把电流表的电阻近似看作 0,把电压表看作断路,这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上,电流表也有一定的阻值,电压表中也有较小的电流,因此,我们用以上方法测出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炜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目的是为了____。
(2)如图甲所示,在实验中,小红看到蜡烛 A 两个不重合的像,为了减小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选填序号);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的角度,使像重合。
(3)实验步骤 a、b、c、d 的合理顺序是____(填写步骤前字母)。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用笔画线确定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 B、B';C、C'(如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 A。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 A'、B'、C'与物 A、B、C 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分别连接 AA’、BB’、CC’,发现它们的连线都与玻璃板___,且它们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都____。
(6)实验时应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硏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点燃蜡烛 A 的像,又能看到后面没有点燃的蜡烛 B,其原理为(______)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宇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kg/m3,小宇用的那种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吴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人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
(1)如图丙所示,小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重____N,并把它慢慢放入烧杯内的水中。
(2)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小吴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和物块所受浮力随浸入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小吴分析图像可知:
①____(选填“a”或“b”)是描物块所受浮力随浸入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
②图丙中测力计示数是____(选填“F1”“F2”或“F3”)的大小。
③F1、F2 或 F3 这三个力之间的关系是:___。
(3)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利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得到实心圆柱物块的密度表达式:ρ物=__________。
(4)如果将水换成盐水,那么 F2的值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