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9044  29052  29058  29062  29068  29070  29074  29080  29082  29088  29094  29098  29100  29104  29110  29112  29118  29122  29124  29128  29130  29134  29136  29138  29139  29140  29142  29143  29144  29146  29148  29152  29154  29158  29160  29164  29170  29172  29178  29182  29184  29188  29194  29200  29202  29208  29212  29214  29220  29224  29230  29238  235360 

科目: 来源: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_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___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_________。 
                                                                            图1                                                       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10 月考题 题型:实验题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有如下步骤:
A. 将烧杯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记下盐水的体积为V;
B.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 将盛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其质量为m1
D.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E. 根据ρ=算出盐水的密度;
F. 把盐水倒进量筒后的剩余盐水连同烧杯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其质量为m2。问:
(1)请按实验合理步骤重新排列:(写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过程,天平和量筒示数,如下图所示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月考题 题型:实验题

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
 (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________ 的(填“正确”或“错误”)。
(2)小刚于是来到学校利用天平,量筒和一个无刻度的小烧杯来测定花生油的密度,他进行的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静止在图1甲所示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 (选填“左”或“右”)旋动。
②调节好天平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9.4g
③在烧杯里倒入适量的花生油,测出其总质量m2,测量结果如图1乙所示,则花生油的质量是_______。
④把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出花生油的体积是______ cm3
⑤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花生油的密度是______g/cm3(保留两位小数)
(3)小刚的同学小华知道以后,做了另一个测定花生油的密度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下图2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4)你认为________同学测定花生油密度的方案较好,另一个方案不够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乙是他们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10 月考题 题型:实验题

小冬、小飞、小丽三位同学在做“用天平、量筒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每人都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小冬:
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B、用烧杯取适量的被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杯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
小飞:
A、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出它的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
C、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下液体的质量m2
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ρ
小丽:
A、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C、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2
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ρ
实验室周老师看到他们的实验方案后,是这样评价的:你们的实验方案都能测出液体的密度。但其中有一种方案最好,能使测量的误差减小。要求小冬、小飞、小丽他们思考并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三种方法中最恰当的方案的设计者是___________。按最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试用实验步骤中给定的数据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值:ρ=___________。
(2) 说出另外两种方案的缺陷是什么?
__________: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月考题 题型:实验题

下面是小强同学做的“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
(1)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中的空缺: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63g;
b.往空烧杯中加入适量盐水,用天平称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是140g,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______g;
c.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V=________cm3
d.测出的盐水密度ρ=________g/cm3
(2)按上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会使测出来的盐水密度___________(选填“基本无误差”“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月考题 题型:实验题

小华同学想测量煤油的密度,老师只给了他一只托盘天平(含砝码)、2只相同的小烧杯、一大烧杯水(水的密度记为ρ)和一大烧杯煤油,让他独立明完成密度的测量:小华经过思考后发现,由于没有量筒,煤油的体积无法测量,不过这难不倒聪明的他
(1)
①小华先把空的小烧杯单独放在托盘天平上,测出空杯的质量m;
②再把小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2
(2)
则煤油的密度为ρ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期中题 题型:问答题

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方案
分析、比较两种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 方案A和方案B 哪一种测出的ρ盐水的值较准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对这两个方案进行简单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期中题 题型:计算题

小宇的妈妈买了一箱牛奶,如图是包装箱上的部分信息。试求: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g/cm3?(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配有砝码)、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请你按照图中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小明测量的数据(在图中对应位置下面)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张亮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较大,此时应向_________ 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填“左”或“右”)。
(2)他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张亮这样安排实验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小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