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997  32005  32011  32015  32021  32023  32027  32033  32035  32041  32047  32051  32053  32057  32063  32065  32071  32075  32077  32081  32083  32087  32089  32091  32092  32093  32095  32096  32097  32099  32101  32105  32107  32111  32113  32117  32123  32125  32131  32135  32137  32141  32147  32153  32155  32161  32165  32167  32173  32177  32183  32191  23536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许多地方把工业生产中______排放到附近的水源,造成对水源的严重污染.而目前城市生活______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______的任意使用都是造成水被污染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你认为防治水污染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后就可消除污染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C.人食用的自来水是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过程除去污染的水
D.大量放养鱼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水灾是我国的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面是一些历史上的水灾记录:黄河在2000年内决口成灾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水灾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米.1117年黄河决口淹死百余万人.1642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城河,全城37万人中有34万人淹死.1933年黄河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平方米,受灾人口360多万,死1.8万人.长江在1300多年间水灾200多次.1931年自沙市至上海沿江城市多被水淹,武汉市受淹百日,淹没农田333.3万顷,受灾人口2850万人,死亡14.5万人.淮河在历史上每2至年即发生一次水灾.特别是黄河夺淮期500年间,发生水灾达350次.1931年淮河大水,水淹蚌埠,淹地面积513.3公顷,死7.5万人.1975年淮河上游暴雨,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失事,严重受灾人口550万,死亡数万人,京广铁路被冲毁102千米,中断停车18天.1991年,江淮及太湖流域梅雨期暴雨洪涝成灾,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受灾人口达1.3亿,死亡1200多人,伤25万多人,仅安徽、湖北两省55个市县受淹,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由上面的资料,有人得出“我国经常闹水灾,我国不缺水”的结论,对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这句诗说明在陆游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效区,请同学们分析现代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
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出大量的______.
二是建马路上的砂石______小,在相同光照下温度升高明显.
三是城市水面少,水______少.
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小汽车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能源消耗、尾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等.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如何减小汽车的负面影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徐州一模 题型:单选题

“绿色理念”要求从根本上减小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  )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为农家肥
C.加工成饮料瓶D.发酵制沼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汽车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给人类制造了灾难.试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减小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普及天然气和煤气的使用
B.淘汰热机
C.采用集中供热
D.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情况下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