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2051  32059  32065  32069  32075  32077  32081  32087  32089  32095  32101  32105  32107  32111  32117  32119  32125  32129  32131  32135  32137  32141  32143  32145  32146  32147  32149  32150  32151  32153  32155  32159  32161  32165  32167  32171  32177  32179  32185  32189  32191  32195  32201  32207  32209  32215  32219  32221  32227  32231  32237  32245  23536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同学们,学了一个学期的物理,知道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想必你们的家庭实验室一定建成了.
(1)请列举出你家庭实验室中的三个实验器材(其中至少要有一个是测量工具):______
(2)用以上器材中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实验:
请简要说明实验过程及现象:______
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小球沿斜面滚下时速度的变化”的实验时,做了如下实验探究的步骤:计划将1.6m长的斜面分成相等的两段,然后找两名同学在斜面中点处和斜面底部计时,另找一名同学负责放小球,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并应用计算出小球通过两段路程的速度,然后进行分析比较.
(1)上述实验过程属于______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2)下面是该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组数据,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路段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上半段 0.8 2.4 ______
下半段 0.8 ______ 0.4
(3)实验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比较植物油和酒精(密度不一样)的热值时,小明的做法是:
①取体积相同的酒精和植物油,分别注入到两个相同的火锅炉中.
②在两个一样的火锅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初温的少量水.
③点燃酒精和植物油,分别给水加热5min中后,停止加热,此时植物油已燃烧完毕,水早已沸腾;酒精还剩余一些,水温为90℃.他得出结论:植物油的热值高.
(1)请你指出他实验中的三处不足之处,并改正.
(2)改正错误后,应该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得出谁的热值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玮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松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20 0.3
B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玮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我们已经学习的物理知识中涉及的探究实验,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______.
(3)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和______,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______的关系.
(4)随着实验的进行,玮玮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5)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设计实验;②进行实验;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分析归纳等.你认为玮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
/CM
琴弦的横截面积
/MM2
A 20 0.3
B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探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 (只填写数字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一天饭后,小红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干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木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5)结论: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给你一只盛着水的烧杯,请你用它们设计两个物理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的原理.(如需其他器材可以自行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聂利同学从《十万个为什么》书上知道: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可有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在花上,翅膀一动不动,仍有嗡嗡的声音.她感到很疑惑,难道书上写错了吗?于是她决定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
她做了下表中“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发现蜜蜂的嗡嗡声没有变化.经观察,她发现蜜蜂嗡嗡叫时,蜜蜂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在鼓动.她猜想:“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于是她又做了下表中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发现蜜蜂不再发声.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名称 实验总数 死亡数 发声数量 声音大小
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 8只 2只 6只 没有变化
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的实验 8只 2只 0只 没有声音
(1)根据聂利同学的实验研究,关于蜜蜂的发声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我们从聂利同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
(3)聂利同学的探究过程,体现了那几个科学探究要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学习二胡、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可能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
猜想一  琴弦的横截面积.
猜想二  琴弦的长短.
猜想三  琴弦的材料.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了9种规格的琴弦(见表).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该表中所缺的数据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郑昭同学家住在繁华的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噪声污染严重,郑昭制作了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其中最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
(2)郑昭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______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实验过程中隐含的物理方法有______.
检测材料 衣    服 锡  箔  纸 泡 沫 塑 料
响    度 较    响 较   响
距    离 较    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