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2653  32661  32667  32671  32677  32679  32683  32689  32691  32697  32703  32707  32709  32713  32719  32721  32727  32731  32733  32737  32739  32743  32745  32747  32748  32749  32751  32752  32753  32755  32757  32761  32763  32767  32769  32773  32779  32781  32787  32791  32793  32797  32803  32809  32811  32817  32821  32823  32829  32833  32839  32847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3、有关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如图所示,与人力挖土相比,掘土机的工作特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生物质能发电厂通过焚烧植物桔杆获取电能,发电期间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4V.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电阻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时,发现两电表中有一个表的指针如图(b)所示.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通过分析、计算分别求出了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他们的分析、计算过程及结论如下表所示.
  分析计算过程 结论
小明 若电压表达到满刻度,则U1=3V,
I=I1=U1/R1=3V/20Ω=0.15A
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
小华 若电流表达到满刻度,则I1=0.6A,
U1=I1Rl=0.6A×20Ω=12V
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压表的示数为12V
(4)小明和小华的分析、计算过程及结论,有一个人是错的,请通过计算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G=120N,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的距离s=4m,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2m,求: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宁德)如图所示,一头质量为6.3×103㎏的大象,每支脚掌的着地面积为600c㎡问:
(1)大象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
(2)当大象抬起一支脚,三支脚着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芜湖)如图是用两节新干电池做“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图中
a
a
(选填“a”或“b”)端.
(2)当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终过分折,同学们猜想了一些可能的原因,见下表.请根据同学们的猜想,在表中写出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
猜想 电压表示数情况 电流表示数情况
灯泡断路
灯泡短路 有示数
(3)故障排除后,同学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为
10
10
Ω.

(4)从图象还可以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渐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电压大,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导致灯丝的温度升高,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电压大,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导致灯丝的温度升高,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5)实验中测出了小灯泡在多次不同电压下的灯丝电阻,有些同学认为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6)该实验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于其它实验,请举出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黄石)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N
木块与木板 8 1.6
木块与木板 12 2.4
木块与毛巾 12 5.0
(1)分析比较序号②与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析比较序号
①②
①②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方法叫“拉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有
①②④
①②④
(填序号).
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②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④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和小亮在实验室分别做了二个小实验,实验过程中,他们分别遇到了不同的困惑,有些困惑,需要你帮助解决.
(1)小明的实验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图甲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你认为小亮的“方案”是
可行
可行
(可行/不可行)的.
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实验中要尽量在光屏上得到最亮最小的光斑才停止移动光屏
实验中要尽量在光屏上得到最亮最小的光斑才停止移动光屏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说明:若你认为“方案”可行,则选A解答,若你认为“方案”不可行,则选B解答)
(2)小亮的实验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在完成教材中的探究任务后,又多加了一个弹簧测力计继续进行探究.他的困惑是:在如图乙所示杠杆已经平衡的情况下,不知道怎样测弹簧拉力的力臂.请你在图乙中帮小明作出弹簧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南昌)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C、B、D、E、A
C、B、D、E、A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若仍不能平衡,再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3.1×103
3.1×103
kg/m3
(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