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2837  32845  32851  32855  32861  32863  32867  32873  32875  32881  32887  32891  32893  32897  32903  32905  32911  32915  32917  32921  32923  32927  32929  32931  32932  32933  32935  32936  32937  32939  32941  32945  32947  32951  32953  32957  32963  32965  32971  32975  32977  32981  32987  32993  32995  33001  33005  33007  33013  33017  33023  3303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28、某同学照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闭合开关S后,观察电流表读数如下的示数,A1的示数是0.5A,经过L2的电流是另一条支路中的两倍.
求:(1)L2中的电流是多少安培?
(2)干路中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
(3)两表的量程分别应取多大的量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7、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所示,她用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测得电流如下表.请帮她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1)比较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

(2)小丽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3位同学分别连接了下面的电路A、B、C.他们连接正确吗?如果有错,请指出错在哪里.

A:
量程选大了

B: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C:
电流表与L2并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6、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如图,温度计的示数是
24℃
.根据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5、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4、如图所示是课本中介绍的实验装置图.图甲演示的物理现象是说明了
压缩体积
可使气体液化;图乙是用来探究
平面镜成像
的实验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3、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1)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堵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但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2)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3)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迷”,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A:请你将上面短文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超声
,②
音调

B: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次声
;由上可知亚声导致人死亡的原因是
次声形成内脏的共振

C:从短文(3)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
20Hz
左右,声具有
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2、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在如图所示元件连接成符合题意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9、如表是三种液体的沸点,如图容器甲中盛水,乙容器盛一定量的某中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在容器底部继续加热,最终会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现象,但甲容器中的水还没有沸腾,则乙容器的液体可能是什么液体?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酒精 78℃
100℃
食用油 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8、晓丽用100g固体探究“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这种晶体是
,熔化过程耗时
2.5
min.第3min物质是
固液共存
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雷达是现代战争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所示,若雷达向飞机发射的微波从发出到接收到返回信号所用时间为52μs(1μs=10-6s),在空气中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则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