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0909  40917  40923  40927  40933  40935  40939  40945  40947  40953  40959  40963  40965  40969  40975  40977  40983  40987  40989  40993  40995  40999  41001  41003  41004  41005  41007  41008  41009  41011  41013  41017  41019  41023  41025  41029  41035  41037  41043  41047  41049  41053  41059  41065  41067  41073  41077  41079  41085  41089  41095  41103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Ω,电流在0.1A~0.4A之间时电子元件均能正常工作.若通过此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石墨烯又称单层墨.最近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利用的是石墨烯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实验室有一电源,电源电压约为3V、电阻不到1Ω.为了测量该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现有两个电阻R1=15Ω,R2=5Ω,一量程为0.3A的电流表,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测量电路乙和丙.

(1)请选择可行的测量电路
,理由是
若选择乙图,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若选择乙图,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2)实验步骤如下:①闭合开关S1、S2,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1;②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2;请推导出电源电压和电阻的数学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把标有“3V,3W”的灯泡L1和“2V,4W”的灯泡L2串联后连接在某一可调电源两端,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使其中一只灯泡能正常发光,试求不能正常发光的灯泡的实际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小轿车的质量为1.5t,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m2.李明开着这辆小轿车沿高速公路到某地区旅游,路程为300km.假设轿车是匀速行驶,且受到的阻力为1000N,g=10N/kg.
(1)若车内人和物品的总质量为100kg,则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会产生多大的压强?
(2)汽车达到目的地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李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共做了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f=10cm)
物距(cm) 成像情况 像距(cm)
像的倒正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30 倒立 缩小 实像 15
15 倒立 放大 实像 30
 5 正立 放大 虚像 /
李明同学根据以上表格得出结论: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李明同学得出结论的过程科学合理吗?为什么?写出你的观点:
不合理,因为只有一次实验不能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不合理,因为只有一次实验不能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2)在介绍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实际上是物体发出的多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的多条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李明根据老师的介绍,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光路,但是有一条折射光线没有画出,请你帮他补充画出对应折射光线(图中AB表示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利用如图所示的重为10N的动滑轮将重为45N的重物提升10cm的过程中(绳重和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图中可以反映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新交规规定,闯黄灯扣6分,这一规定致使黄灯亮起时追尾事故频发,有网友直言这一规定“违背牛顿第一定律,实在不合理”,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100Ω.为了能让电路中的电流在10mA~100mA的范围内变化,则电源电压为
10
10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900
9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