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3616  43624  43630  43634  43640  43642  43646  43652  43654  43660  43666  43670  43672  43676  43682  43684  43690  43694  43696  43700  43702  43706  43708  43710  43711  43712  43714  43715  43716  43718  43720  43724  43726  43730  43732  43736  43742  43744  43750  43754  43756  43760  43766  43772  43774  43780  43784  43786  43792  43796  43802  4381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江宁区一模)某大桥的桥头树有如图所示的标志,一辆汽车匀速驶过大桥时,交警示意停车.该车司机反应时间是0.5s,反应距离为12.5m,停车后查得该车的总质量为10t,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按照规定,该路段是有限速要求的,对路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
(1)汽车在通过大桥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于
驾驶员的座椅
驾驶员的座椅
是静止的.
(2)该车的重力是多少?
(3)利用上述数据计算说明该车被示意停车的原因.(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以原速度行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江宁区一模)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一条光线斜射在平面镜上,如a图所示,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2)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重力为300N,受到大小为100N,与地成30°角斜向上的拉力.请在b图画出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3)请将如c图所示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江宁区一模)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向左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2.8
2.8
N,当拉力增大为4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2.8
2.8
N.
(2)若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在此研究中没有保持压力不变,所以结论是不可信的
在此研究中没有保持压力不变,所以结论是不可信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江宁区一模)(1)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
3.19
3.19
 cm.
(2)电能表是测量家庭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电能表应连接在家庭电路的
干路
干路
上(选填“干路”或“支路”).图乙是小明家5月31日电能表照片,其读数为
31.6
31.6
kW?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江宁区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低如图甲所示(p点在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
将蜡烛的位置向下移动
将蜡烛的位置向下移动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利用这次成实像性质,可以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照相
照相
机等.
(3)探究实验完成后,小明用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乙所示,则要看到如图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物距小于焦距
物距小于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江宁区一模)要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先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当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方调(选填“左”或“右”).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73.4g
73.4g
,再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
3.67×103
3.67×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江宁区一模)如图是对某种固体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第3分钟到第6分钟的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增加
增加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该物质第8min是
固液共存(固、液)
固液共存(固、液)
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江宁区一模)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江宁区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