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157  5165  5171  5175  5181  5183  5187  5193  5195  5201  5207  5211  5213  5217  5223  5225  5231  5235  5237  5241  5243  5247  5249  5251  5252  5253  5255  5256  5257  5259  5261  5265  5267  5271  5273  5277  5283  5285  5291  5295  5297  5301  5307  5313  5315  5321  5325  5327  5333  5337  5343  535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A.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2.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 C.
    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增加
  4. 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有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1. A.
    红橙黄
  2. B.
    绿红蓝
  3. C.
    橙靛紫
  4. D.
    黄绿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 B.
    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3. C.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4. D.
    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夹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A.
    它的支点在手捏的位置
  2. B.
    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省力的
  3. C.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
  4. D.
    当小孩想用手将其捏开时.如果在夹柄套一个竹筒将更容易捏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请在图上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一般情况下,光传播时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许多轿车后窗玻璃做成双层并且都平行地粘有若干条薄膜,薄膜通电后可以


  1. A.
    加热取暖
  2. B.
    不让车外的行人看见车内的乘客
  3. C.
    防止后窗集灰
  4. D.
    消除附在车窗玻璃上的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湛江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小,这是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________的缘故(填“大”或“小”).但由于工业和交通每天消耗大量燃料,大部分成为环境热源,城市人口过多、高楼林立等原因,从而使市区温度比乡村温度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效应.近几年来,湛江市区增加了大量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某人工湖的湖水质量约为2×107kg,当水温升高2℃时,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上述效应.[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现有三种不同液体A、B、C,它们的初温分别为15.0℃、25.0℃、35.0℃.若将A、B混合,末温为21.0℃;若将B、C混合,末温为32.0℃.那么,如果将A、C混合,末温为多少?(不考虑热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