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16.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成电能
C.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不会导致温室效应
D.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5.物理研究中常常用一个抽象的“模型”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下列事例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B.用音叉溅起的水花显示音叉的振动
C.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 D.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4.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处气体温度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图5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1.2008年奥运盛会即将在北京开幕,我国运动员将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我省地处中原,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黄河水上漂浮的冰 B.牡丹叶上晶莹的露珠
C.豫东田野凝重的霜 D.桐柏山上轻柔的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可能变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断,原始地球空气成分和木星、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右图是米勒实验的装置图)。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 (选填“黑箱实验”、“对照实验”、“模拟实验”)。
(2)如果在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 。
(3)在绝大多数的实验中,往往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原因是 。
(4)从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角度,观察到实验收集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5)1972年米勒又开始做另一个实验,他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物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78°C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些可作出的推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年代久远的铜器表面往往生有绿色铜锈,其主要成份为化合物: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其化学性质类似于碱和碳酸钙。若要除去铜器表面上的铜锈,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与反应生成溶液和气体除去。
(1)写出稀硫酸和碱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列式计算:20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硫酸溶液,可以和多少克碱式碳酸铜反应?(保留1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H-1;C-12;Cu-64;O-16;S-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