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你使用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cm B. 教学楼每一层的高度大约是20m
C.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10g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当温度一定时,长度不等的两条镍铬合金导线,它们的电阻相等,则长度较长的导线横截面积较大
C.忽略温度的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D.忽略温度的影响,两根长度相同的铝导线,电阻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 北京的春天,公园里花香怡人
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中, 某班级同学用电源、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若干根导线,按图12所示的电路分组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将电流表接到电路的A处,测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再将电流表接到电路的B处,测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然后将电压表分别接到AB、BC、AC处,测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以及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下表是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比较表中 的数据(填写表中物理量的符号),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相等,即I1=I2。
②分析比较表中电压U1、U2和U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比较表中第一组与第二组(或第三组与第四组)的电压U、电流I1、I2及电阻R1、R2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在分析了大家归纳的上述初步结论后,小明同学认为结论①应该修改成: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是相等的,即I=I1=I2。在分析了具体的实验过程及记录的实验数据后,小华同学认为结论①是正确的。
你同意 的意见(选填“小明”或“小华”)。理由是: 。
组别 | 电阻 R1(Ω) | 电阻 R2(Ω) | A处电流I1(A) | B处电流I2(A) | AB间电压U1(V) | BC间电压U2(V) | AC间电压U(V) |
第一组 | 10 | 10 | 0.3 | 0.3 | 3 | 3 | 6 |
第二组 | 5 | 15 | 0.3 | 0.3 | 1.5 | 4.5 | 6 |
第三组 | 10 | 20 | 0.2 | 0.2 | 2 | 4 | 6 |
第四组 | 5 | 25 | 0.2 | 0.2 | 1 | 5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①在图11(a)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接)
②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如图11(b)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电压表的示数为 伏,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
③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达到 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0(a)、(b)为用指针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研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 (8) 的关系。如果向(b)容器中加盐,并将水加满,则还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 (9) 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