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1897  61905  61911  61915  61921  61923  61927  61933  61935  61941  61947  61951  61953  61957  61963  61965  61971  61975  61977  61981  61983  61987  61989  61991  61992  61993  61995  61996  61997  61999  62001  62005  62007  62011  62013  62017  62023  62025  62031  62035  62037  62041  62047  62053  62055  62061  62065  62067  62073  62077  62083  62091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          像.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o

30o

2

40o

40o

3

50o

50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问题;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4)小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 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下图所示,要看到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

(3)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下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4)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位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是    的(填“完整” 或“不完整),且亮度变暗.

(5)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    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选填“烛焰”、“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l0h l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 45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泰坦尼克号”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利用“超声波单向传播性好”的特点制成了声纳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如果航船的声纳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返回经6s被接收到,则冰山到船的距离有多远?

(2)这种装置可用来探究月球等太空中的奥秘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 

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765,则此时声速约为多少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分子间有空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做法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带做得较宽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C.日常生活中用刀切东西                D.推土机安装履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人体数据的估测中,下列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

A.步行速度约为15m/s                   B.体积约为2m3

C.身高约为1680cm                      D.体重约为5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