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8584  68592  68598  68602  68608  68610  68614  68620  68622  68628  68634  68638  68640  68644  68650  68652  68658  68662  68664  68668  68670  68674  68676  68678  68679  68680  68682  68683  68684  68686  68688  68692  68694  68698  68700  68704  68710  68712  68718  68722  68724  68728  68734  68740  68742  68748  68752  68754  68760  68764  68770  68778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低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同学们梳理了书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和S,且S=2S。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8∶1         B.4∶3

C.1∶2         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已知小明对沙地的压强约为15 000 Pa,请据图估计木箱对沙地的压强可能为(  )

A.1 000 Pa     B.7 000 Pa     C.10 000 Pa    D.20 000 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四幅图中,利用相关部件减小压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爸爸和上小学的女儿都光脚走在沙滩上,关于他们在沙滩上脚印深浅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因爸爸比女儿重,所以爸爸的脚印比女儿的脚印深

B.因女儿的脚小,所以女儿的脚印比爸爸的脚印深

C.爸爸和女儿的脚印深浅可能相同

D.爸爸和女儿的脚印深浅不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他在玩滑板的过程中,对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和滑板滑得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

C.滑板随人动是因为鞋与滑板固定在一起

D.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1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