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9358  89366  89372  89376  89382  89384  89388  89394  89396  89402  89408  89412  89414  89418  89424  89426  89432  89436  89438  89442  89444  89448  89450  89452  89453  89454  89456  89457  89458  89460  89462  89466  89468  89472  89474  89478  89484  89486  89492  89496  89498  89502  89508  89514  89516  89522  89526  89528  89534  89538  89544  89552  235360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
(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7
冰的温度/℃-20102030
冰的状态固态固液固液固液固液液态液态液态
蜡的温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
蜡的状态固态固态固态粘稠变稀液态液态液态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晶体物质是______(选填“冰”或“蜡”);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晶体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甲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2)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_(选填“内焰”或“外焰”)加热.
(3)实验时小明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10min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在图乙中,______图是沸腾时的现象.

时间/min1234567891011
温度/℃91.593949698.51001001001001009794
(4)请你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______.
(5)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
(6)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可行的办法: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是两个物体振动时的波形图.这两个波形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求写出1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甲流”后的第一症状就是发热,需及时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示意图,请你说出它们的二个不同点.

(1)______;(2)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______.(填“大”、“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______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猜想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51015253545556570
温度/℃100715545352824222222
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左右.
(2)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年10月12日9点,“神舟六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第2次载人太空飞行,如图所示.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就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______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至于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产生大量的“白气”是由于______形成的.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______.
(2)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______、汽化或______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3)飞船工作依靠太阳能发电,系统依靠模拟式太阳敏感器和计算机,控制太阳能电池阵自动跟踪太阳,并将电池翼正对太阳.太阳电池翼将光能转化为______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2.5m
B.一个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D.学校运动会上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