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1660  91668  91674  91678  91684  91686  91690  91696  91698  91704  91710  91714  91716  91720  91726  91728  91734  91738  91740  91744  91746  91750  91752  91754  91755  91756  91758  91759  91760  91762  91764  91768  91770  91774  91776  91780  91786  91788  91794  91798  91800  91804  91810  91816  91818  91824  91828  91830  91836  91840  91846  91854  235360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为F和F,则F    F;若它们的液面相平,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    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载有货物的气球总重为1600N,在空中竖直匀速下降时,所受的浮力是1400N,气球所受的阻力为    N;若要使它竖直匀速上升,应从气球内向外抛出    N的货物.(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空气浮力和阻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所示,车减速前进,画出悬挂在车厢内的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为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块,请画出石块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考虑水对石块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明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模型时做了以下实验:
(1)取半瓶黄豆和半瓶芝麻,将芝麻倒入装有黄豆的瓶里,得到满瓶的黄豆和芝麻,轻微摇晃一段时间后,发现黄豆和芝麻的总体积变小,原因是______.
(2)取一支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向其中注水至一半的位置,再注入酒精(如图所示),在液面处做一标记.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到液面的位置下降了,酒精和水的总体积变小.通过与实验(1)对比,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东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g倒出盐水的质量m/g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ρ/(g点乘cm-3
33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是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是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根据图中情景帮小东将上表填写完整.
(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总质量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与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_(>/=/<)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伽利略等科学家曾作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处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平面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常注意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     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们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平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     .著名的     定律就是在这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明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记录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次数接触面压力/N摩擦力/N
1木板与木板20.4
2木板与木板40.8
3木板与棉布20.6
 4木板与毛巾41.2
(1)在这个实验中,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第1、3两次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控制的变量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在探究压力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时,可采用______两次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F;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______,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______、______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______(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______进行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
(3)分析比较图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学过压强以后,王丹决定测算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她的质量为50kg,为了测量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她绘制了每一小格的边长为2cm的方格纸,穿上平底鞋站在方格纸上,描出的鞋印如图所示. (g取10N/kg)
(1)王丹每只鞋印的面积为______m2.(计数时凡大于半格、不满一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
(2)王丹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3)王丹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