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7935  97943  97949  97953  97959  97961  97965  97971  97973  97979  97985  97989  97991  97995  98001  98003  98009  98013  98015  98019  98021  98025  98027  98029  98030  98031  98033  98034  98035  98037  98039  98043  98045  98049  98051  98055  98061  98063  98069  98073  98075  98079  98085  98091  98093  98099  98103  98105  98111  98115  98121  98129  235360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轨道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元旦晚会上,小明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1章 声现象》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尽可能延长,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