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中新网2016111 据民政部统计,201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C.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是频发

D.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2大自然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更会赐予人类丰富的资源。下列做法中属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A.在陡坡上开垦农田

B.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

C.江南红壤丘陵区全部种植水稻

D.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1D

2B

【解析】

1根据概念,自然灾害发生,会造成财产的损失、人员的伤亡,没有这一特征,只能叫自然现象。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不会发生自然灾害A错。人类完全可以减轻自然灾害的发生带来的损失,不能阻止,B错。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是潜在性、突发性等,没有频发特点,C错。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D对。

2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陡坡上不适宜开垦农田,A错。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B对。江南红壤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土壤贫瘠,不适宜种植水稻,C错。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不合理,D错。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武汉市是国家第一批试点海绵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武汉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道路铺设渗水砖

加强公园绿地建设

加强河湖水系治理

完善排水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武汉建没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大气湿度减少 B.气温变率增大

C.缓解城市内涝 D.减轻酸雨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 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指出:当PM2.5 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 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 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 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 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 万人死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可吸入颗粒物主要的来源。

(2)分析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雾霾天气较冬季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

云南省水能资源丰富,是国家级水电能源基地。目前,云南省中小水电资源开发率已超过80%,尚未开发水能资源大多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少数已建电站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请指出中小水电开发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数字地球的建立,使人们拥有了规模巨大的、能够精确描述地球的数字化的空间,是巨大的信息库。它的作用有( )。
①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预防灾害 ②提供全球性的教育界面,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③对犯罪模式和团伙活动更易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跟踪、侦察 ④便于各国政府组织、研究单位解决人口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A.耀斑
B.X射线
C.紫外线
D.黑子
(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
(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黑子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C.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的水汽
D.黑子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l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材料二1997年从3月18日傍晚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达100小时,甘肃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20日一天内便给北京“输送”了3万吨沙土,北京人均分摊3千克。
材料三2002年3月29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试分析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为了减轻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可采取哪些对策?
(3)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水平处于( )
A.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
(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这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5)具体说明未来数字地球的建立对沙尘暴研究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新网乌鲁木齐2011年6月13日电新疆哈密地区爆发严重蝗灾,危害面积达350万亩。蝗灾除与人类活动有关外,还与自然灾害有密切关系。据此回答:
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不包括( )
A.土壤水肥条件改变
B.大棚蔬菜的大面积种植
C.厄尔尼诺导致气候变化
D.长期使用化肥、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